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1.8%;PPI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6.3%。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9月9日表示,8月份CPI、PPI漲幅有所擴大。
從環比看,CPI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4個百分點。其中,雞蛋產量減少,價格上漲16.2%;高溫多雨和強對流天氣導致鮮菜儲運成本增加,價格上漲8.5%;雞肉和豬肉價格分別上漲3.0%和1.3%,上述四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3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2%,影響CPI上漲約0.18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2.7%和2.9%,醫療服務價格上漲0.9%,居住類價格上漲0.4%,上述四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8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CPI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0.2%,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13.4%,影響CPI下降0.3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擴大0.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81個百分點。
9月10日,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研究部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8月份CPI同比漲幅較上月大幅上升,創近7個月新高。因環保因素導致的雞蛋價格大漲和受季節性因素導致的鮮菜價格上升是主要原因,同時疊加基期因素,導致CPI增速遠超預期。隨著食品類價格漲幅收窄和基數效應顯現,預計9月份CPI同比增速將有所收窄。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近期表示,雖然CPI略超預期,但8月份出現價格高點也符合此前的判斷。食品價格反彈是8月份CPI略超預期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從9月初的高頻數據看,目前食品價格并未延續進一步上漲的趨勢,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指數近期已開始回落。豬肉方面雖然8月份環比開始轉正,不過由于去年同期豬周期至今年2月份才出現高點,因此暫不會對CPI同比產生太大的正向拉動,預計9月份食品價格維持溫和。考慮到基數因素的影響,9月份CPI同比預計小幅回落。
同時,朱啟兵表示,8月份非食品漲幅有所擴大,核心通脹也小幅回升至2.2%,與6月份的高點持平,從年初至今基本維持穩步上行。與食品價格的波動相比,非食品價格的漲幅擴大,尤其是服務類價格的持續上漲更值得關注,隱含的通脹壓力不容忽視。
PPI方面,從環比看,8月份PPI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2%,其中,鋼材、有色金屬等主要生產資料價格漲勢明顯;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1%。
明明表示,PPI環比繼續上漲,受煤炭鋼鐵等上游商品價格大漲的影響,相關產業價格漲幅繼續擴大,但總體來看8月下旬以來,煤炭鋼鐵期貨價格均出現波動和震蕩下行,近期上游商品價格和周期行業股票上漲趨勢受到遏制并轉為震蕩調整,市場對經濟基本面強力復蘇的預期也開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