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采訪中再次提到其對中國“操縱匯率”的認定沒有退縮,并語出驚人地稱中國為“匯率操縱總冠軍”。不過美國財長努欽卻和特胖普唱起了反調,他表示美財政部將遵循正常程序對美國貿易伙伴進行分析,有關報告將在4月出爐。中金公司梁紅團隊認為,努欽對技術評估的強調顯示,中國被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風險有所降低。
盡管特朗普從競選以來就不斷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但此番言論卻并無十足依據。梁紅團隊在報告中指出,從美國財政部采用的量化指標來看,其判斷貿易伙伴操縱匯率的標準包括:巨額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大規模經常賬戶盈余(超過GDP的3%)、持續單向的外匯干預(凈買入外匯超過GDP的2%)。
2016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小幅收縮至3470億美元(2015年為3,672億美元),遠超第一個標準,但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重下降至1.9%(2015年為3.0%),外匯市場干預為凈賣出外匯以防止人民幣快速貶值,均不滿足第二和第三個標準。
“簡單地說,中國滿足一條匯率操縱標準,而日本、韓國、德國、瑞士等在上輪評估都滿足兩條標準。”中金公司報告稱。
目前“匯率操縱國”評估的法律依據是《2015年貿易便捷與貿易促進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層面上,財政部對技術標準、界定閥值等擁有裁量權,總統也可以指示財政部進行相應的調整。
梁紅團隊認為,特朗普就任后未正式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其實是展現了與中國溝通協調的姿態。畢竟,將中國單列為“匯率操縱國”等于推翻既定的評估框架以及通過雙邊互動解決匯率爭端的長期傳統,可能還會招致中國的貿易報復。現在財長努欽對技術評估的強調顯示,中國被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風險有所降低。
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志鵬亦表示,努欽的表述極大緩解了市場對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一黑天鵝事件的擔憂。“特朗普不大可能對中國發動大規模貿易戰,從而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不過美國依然會出臺針對中國的保護主義政策,比如提高某些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等。”
從歷史經驗來看,歷史上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國家和地區通常會采取行動讓本幣升值或縮減對美順差來應對。雖然美國自1994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同意通過WTO機制解決貿易爭端后就沒再認定一個“匯率操縱國”,但其從未停止對中國匯率政策發表意見。
“無論如何,中美貿易不平衡是美國新政府的重要關注點,中美有必要進行匯率協調,沒有太大空間放任人民幣貶值,而且中國政府也樂見人民幣保持相對穩定。”梁紅團隊表示,隨著中美互動加強,市場預期也會朝這個方向調整,這些因素有助于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而外部壓力的增加更加突顯了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和注重改善內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