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央行將于2月13日上午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含200億元7天期、300億元14天期、5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因今日有19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舉實現凈回籠900億元。據統計,本周將有超過1.6萬億流動性到期回籠,巨額到期壓力考驗央行定力。
自本月4日起,央行連續六個交易日暫停常規公開市場操作,共計6250億元逆回購到期自然凈回籠。算上2月3日當日操作,春節以來七個交易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實現流動性凈回籠6950億元,但并未改變短期流動性充裕局面。
春節過后,貨幣市場流動性恢復充裕。據貨幣中介反饋,節后七個交易日,市場資金面持續寬松,短期流動性尤其充裕,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通常早盤各家機構就積極融出隔夜、7天資金,大行、非銀機構均有供給,大部分頭寸缺口迅速能平。
Wind數據顯示,本周(2月11日至17日)將有9000億元逆回購到期,較上一周增加44%;2月15日有1筆MLF到期,規模1515億元;另外,央行曾于1月20日透露對幾家大行開展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期限28天,預計也將在本周內到期,先前有機構稱此次操作規模約6000億元。簡單加總,本周三股到期資金流重疊,規模或超過1.6萬億,將是月內資金到期最多的一周。
近期流動性改善源自現金回流,而從往年情況看,農歷正月十五后現金回流進程會加快,對本周資金面將有助力。另外,節后到期回籠的資金是節前央行主動投放的,一放一收,理論上并不改變流動性總量。不過,到期資金流過于集中,且規模較大,對短期流動性的沖擊依然不容小覷。前兩年,春節后現金回流總量約為1萬至1.5萬億,相比之下,本周到期回籠量依然顯得太大。
華創證券報告指出,央行如何應對公開市場集中到期將成為影響資金市場的關鍵。該機構認為,無論央行是如市場傳言的那樣續做TLF緩和到期壓力,還是MLF投放中期流動性進行對沖,抑或是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甚至是進行降準,目的都在于平抑短期資金面的過度波動,防范流動性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既然無論如何都會放錢,那么采取什么樣的工具其實就并沒有那么重要了,無非是TLF續做逆回購就少發,TLF不續作逆回購就多發的區別。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央行保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基調的“道”,而非短期平抑流動性波動采取什么方式的“術”。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央行既然說了穩健中性,就一定不會放任資金面持續地松下去,肯定會逐漸讓資金面回歸緊平衡的狀態,所以本周資金面波動恐怕難以避免,流動性將大概率較上周顯著收緊。
海通證券亦指出,大量資金到期將考驗央行態度;央行態度決定了回購利率走勢,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回籠貨幣意圖明顯,疊加前期逆回購招標利率上調,貨幣政策態度依然中性偏緊;預計7天回購利率中樞仍將維持在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