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其中,出口11.22萬億元,下降2%;進口8.34萬億元,下降1.8%;貿易順差2.88萬億元,縮小2.6%。
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貿易順差3252.5億元,收窄16.8%。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數據來看反映出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加工貿易進出口小幅下降。對歐盟、東盟、日本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下降。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此外,國有企業進出口3.02萬億元,下降9.1%,占我外貿總值的15.4%。其中,出口1.14萬億元,下降7.1%,占出口總值的10.2%;進口1.88萬億元,下降10.3%,占進口總值的22.5%。
中金所10月份
處理86起異常交易行為
《證券日報》記者11月8日了解到,為防范市場風險,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中金所對違規行為采取自律監管措施。10月份,中金所處理異常交易行為86起。其中,自成交超限1起;日內撤單次數超限2起;客戶(組)股指期貨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超過10手)83起。
處理套保客戶持倉合約價值超過對應的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對應的ETF基金市值或套利客戶凈持倉超過對應現貨市值行為20起。
中金所介紹,對上述行為所涉及的104名客戶分別采取了限制開倉等監管措施。
尼爾森:
消費將繼續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日前,據全球領先的績效管理公司尼爾森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6,與上個季度持平,并且與去年同期持平。
“中國經濟態勢大體良好,正逐步趨向經濟的平穩增長。趨穩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進一步說明了中國消費者正在漸漸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這種新的經濟走勢。”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嚴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報告顯示,在全球十大經濟體中,除中國外,還有四大經濟體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第三季度達到100及以上,呈現出消費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分別為美國(106)、英國(106)、德國(100)和印度(133)。
尼爾森報告顯示,近六成的中國受訪者對他們未來一年的個人經濟狀況(60%)和就業預期(58%)表示樂觀,近半數受訪者認為此時是購物的好時機(49%)。
嚴旋說,相信中國有能力維持經濟平穩增長,消費將會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