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航運業管理人士稱,今年全球集裝箱運量可能持平,將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集裝箱運輸行業的最差表現,也勢必會在陷入困境的航運業引發更多破產和潛在并購。
本周基準亞歐貿易航線的運價較之前一周下跌20%,至每集裝箱767美元。運費是航運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年初以來,集裝箱運價大部分時間維持在遠低于1,000美元的水平,航運商稱,1,400美元以下都是不可持續的。
這種局面短期料難好轉。10月初到來的中國黃金周假期將標志著集裝箱航運商淡季的開始,因為中國國內許多工廠在夏季的生產高峰之后都會減產。西方進口商會在夏季增加庫存為年底節日做準備。
倫敦Braemar ACM Shipbroking分析師羅奇(Jonathan Roach)稱,航運業遭遇了雷曼兄弟破產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需求接近于零,任何上調運價的嘗試都很可能失敗。
第二季度,全球20大集裝箱航運公司中的大部分公司虧損嚴重,分析人士預計這些公司全年總計虧損80億-100億美元,其中包括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 Moeller-Maersk A/S, AMKBF)旗下的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 Line)。
航運業分析人士稱,任何在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份額低于5%的運營商都可能被較大公司收購,或只能被局限在區域貿易。
全球20大集裝箱航運公司中只有四家公司在全球市場占有逾5%的份額,其中包括馬士基航運公司、位于瑞士的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 SA.)和中國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COSCO Container Lines,簡稱:中遠集運)。
航運業高管稱,日本集裝箱航運公司川琦汽船(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 O.S.K. Lines Ltd.)、Nippon Yusen Kaisha Ltd.、以及位于香港的東方海外貨柜航運有限公司(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OOCL)和臺灣的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 Co., 簡稱﹕陽明海運)可能成為較大公司的收購目標。
這場危機打擊了一些為船東提供融資的大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 ABS)上周表示將關閉航運融資業務。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是為航運公司提供融資的全球頂級銀行之一,此前該行出售資產未果。
過去幾年,包括德國的HSH Nordbank AG、北德意志大陸銀行(Norddeutsche Landesbank Girozentrale)和Bremer Landesbank在內的其他一些銀行也在努力應對數十億美元的航運業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