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全社會用電量56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89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剔除2月份閏月因素,日均同比增長3.8%。
此前,在日前舉行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分析,全國用電量增速快速回升主要受氣溫和去年同期基數影響。
根據初步統計,8月份全國水電、核電、火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8%、20.1%和7.7%,1-8月份全國水電、核電、火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3.4%、23.7%和下降0.4%。
從發電情況看,水電、核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受近期用電負荷攀升影響,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
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貢獻超70%
趙辰昕介紹,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大幅回升6.4個百分點。
據氣象部門反映,今年夏季我國平均氣溫21.8℃,比常年同期偏高0.9℃,為1961年以來最高。受此影響,8月份全國用電負荷繼續保持7月份以來的高位,多地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天氣因素預計對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升貢獻率達到50%以上。”國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分產業看,受氣溫影響較大的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分別增長15.5%和19.9%,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7.7和17.9個百分點。
從用電結構來看,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計算,在8月份的全社會用電量結構中,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貢獻率最高,超過70%,成為最大的貢獻者。
同時,去年8月份全國用電量僅增長1.9%,基數較低,進一步推高了今年用電量的增速。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1-8月份,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第二產業用電量27537億千瓦時,增長2.0%;第三產業用電量5277億千瓦時,增長11.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366億千瓦時,增長9.7%。
趙辰昕分析,從用電結構看,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繼續大于二產。
其中,1-8月份,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合計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影響度達到63.6%,高于二產的34.5%,用電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產用電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同比增長15.0%,商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同比增長9.3%,金融、房地產、商務及居民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12.3%。
今年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增4%
從全年來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預計也將出現回升。
“去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較低,僅有0.5%,預計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會比去年高很多,可以達到4%。”前述國家能源局官員分析。
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中共國家能源局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爭取9月對外發布“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屆時能源行業關注的“十三五”電力生產和消費的預期數據將對外發布。
目前,業內對“十三五”電力消費持有不同的預期。“我個人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約在3.6%-4%之間,全社會用電量大約在6.8萬億度-7萬億度之間。”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副主任薛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薛靜分析,現在全社會用電增速較低主要受高耗能行業去產能影響比較大,但在高耗能行業去產能去到一定程度觸底之后,用電增速還會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不會很高。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韓文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上述預測相對樂觀。“我們預測,"十三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消費增速大約在3%。”
“全社會用電量消費增速現在難以預測,這主要取決于工業用電數據存在較大對不確定性。假若工業用電不再繼續下滑,"十三五"才有可能達到3%的年均增速。”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說。
韓文科表示,從全球看,世界能源消費早已進入低速增長期。從發展的趨勢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能源轉型將進一步加快,綠色、低碳、清潔、高效已經開始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