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1.8%,PPI同比下降1.7%,專家預計
國家統計局于8月9日發布的2016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1.8%;PPI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1.7%。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三季度CPI或呈現下降趨勢,四季度受天氣因素影響,CPI或將小幅回升;而PPI降幅持續收窄是未來幾個月的趨勢。
CPI環比上漲,同比漲幅略有回落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受季節和氣候因素影響,CPI在7月份環比呈上漲趨勢。
7月份全國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長江中下游、黃淮、華北等部分地區出現汛情,強降雨對鮮菜的生產和運輸產生較大影響,致使部分地區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分地區看,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鮮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了16.2%、14.3%、13.3%和12.8%。
“CPI同比漲幅略有回落主要受豬肉價格下滑影響,因為去年同期豬肉價格漲幅最大。除豬肉價格以外,像水產品、水果、蔬菜價格環比都高于歷史同期,尤其是水產品價格。”蘇劍說。
數據顯示,豬肉價格增速自6月份首降以來繼續放緩,7月份價格同比上漲16.1%,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豬肉價格環比連續上漲三個月后轉為下降2.1%。鮮果和蛋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1.9%和1.5%。
蘇劍認為,從7月份CPI數據看,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可能會呈現下降趨勢,但到四季度時受天氣變冷影響,CPI可能出現小幅回升。蘇劍預測,隨著天氣變冷,諸如水產品等價格環比增速高于歷史同期價格水平的現象還將更加明顯。石油價格可能會出現上漲,“物價水平可能在7月到8月間觸底,后期會出現反彈。”
PPI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繼續收窄
7月份,PPI環比、同比皆好轉。PPI環比由降轉升,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態勢。PPI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PPI降幅延續了上月的趨勢,呈持續收窄的態勢。
蘇劍表示,造成我國PPI降幅繼續收窄的原因是2015年年底的基數效應造成的。2015年的基數處于負的4%—5%之間,而今年同比增速開始慢慢回升,一路呈上漲趨勢。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于秋梅分析指出,7月份PPI環比變動的特點,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由降轉升,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黑色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的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2.5%、0.4%和0.2%;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紡織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0.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1.9和0.5個百分點;此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繼續上漲。7月PPI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表現顯著好于預期。例如7月份有色采礦和有色加工價格同比降幅分別縮窄了5.5個和4.1個百分點,鋼鐵和煤炭行業的價格同比降幅亦放緩。這表明PPI好轉的另一個原因是去產能預期的加強。受供給側去產能影響,PPI環比、同比皆好轉,利于企業盈利改善。
基于上述分析,蘇劍預測我國的PPI到今年年底之前的某個時刻,降幅可能會收縮到零,或將實現轉正。
此外,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供給側去產能推動黑色系和有色商品價格回升,PPI延續上升,但難以傳導至CPI。考慮到房地產銷量下滑、信貸增速放緩、貨幣政策暫時中性、翹尾因素下降等,預計三季度通脹延續下行,CPI最低下行至1.5%左右,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利好債市。PPI回升利好商品和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