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51.62億美元,較5月底增加了134.26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對此,筆者認為,6月份外匯儲備的反彈回升,雖然高出市場預期,但是,也在意料之中,因為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基本穩定是外匯儲備反彈的最大支撐。此外,筆者認為,超出預期的外儲數據也將為A股帶來新動力(310328,基金吧)。
央行數據顯示,6月份外匯儲備沒有像市場此前預期的那樣繼續縮水,而是較5月份31917.4億美元的水平增長134.3億美元,創2015年4月來最大月度漲幅。這一漲幅也讓很多市場人士感到意外。但筆者認為,6月份的反彈實際上也在預料之中,因為今年2月以來外儲下滑壓力一直在降低。
統計顯示,今年1月末,外匯儲備較去年12月減少近千億美元,2月末再度減少約285億美元,3月份和4月份連續兩個月外匯儲備余額止跌回升,5月份減少279.32億美元,6月份增加134.26億美元。
因此,從今年以來外匯儲備的漲跌數據來看,6月份的漲幅有其內在的必然因素。同時,外在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其一,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比較穩定。整體來看,中國經濟、金融、貿易的基本面相對穩定,雖然實體經濟上確實有下行的壓力,貿易也有放緩和下行的壓力,但總體上,我國經濟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相比,依然表現較好。如果我國能保持市場穩定,給國內外以信心并營造一個良好預期,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6月30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再一次強調,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來提升貿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7月6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通知稱,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金融機構遠期購匯需繳納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這被認為是抑制境外短期做空人民幣的一個有力手段,也體現出央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決心。
其二,外匯儲備與結售匯基本面穩定。英國脫歐沖擊及后續不確定性會使人民幣短期內有一定的貶值壓力,但結售匯、貶值預期、進出口結售匯率等中微觀基本面并未惡化,市場情緒穩定。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在參考收盤價的同時也參考一籃子貨幣這一新邏輯,本輪貶值壓力可控。
近段時間,人民幣貶值只是“數據上”的,“基本面”相關數據及市場情緒并未惡化。本輪貶值與去年8月份及今年1月份的兩次貶值的最大不同在于,基本面并未同步惡化。從結售匯來看,結售匯差額持續縮窄,5月份銀行結匯明顯上升,表明私人部門持匯等漲的情緒有所緩解。
此外,筆者認為,6月份外匯儲備的回升也將推動A股市場的走強。因為良好的外匯儲備數據將給股市提供新的投資題材,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也令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大減輕,在這樣的預期推動下,A股市場將迎來新的投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