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報道,端午小長假期間,外部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不過,論影響力而言,英國退歐憂慮升級給金融市場帶來的負面效應最為深刻。全球避險情緒激增助推美元指數重新走強,從而力壓各類大宗商品紛紛走弱。在利空因素傳導下,本周一滬膠期貨1609合約在早盤時跌破前期低點,不過隨后呈現振蕩攀升態勢。展望后市,在短期風險因素抬頭以及天膠需求繼續轉弱的背景下,預計未來膠價將維持易跌難漲格局。
短期市場避險情緒激增
盡管本月初美國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不佳,迫使美聯儲很難在6月的議息會議上給出升息的決議,美元指數因此出現快速下跌走勢,但是負面因素很快被市場消化。
與此同時,英國退歐憂慮則在端午小長假迅速升級。調查機構ORB為英國獨立報所作的民調顯示,當前退歐陣營較留歐陣營領先10個百分點。其中,退歐支持率為55%,留歐支持率為45%。由于下周四英國退歐公投將迎來最后“審判日”,一旦出現退出結果,則可能給歐洲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因此,短期市場避險情緒較高,傳統避險資產美元重新得到投資者的青睞在93.5附近企穩回升。
總之,經濟回落預期和美元再度走強,令大宗商品承壓,國際油價出現高位回調,利空效應給節后國內滬膠期貨也帶來不小的影響。
泰國原料價格不斷走低
雖說在泰國產膠區降雨偏多,暫時令原料供給略顯緊張,但對膠樹正常產出影響不大。隨著天膠全面開割,市場對后期新膠不斷涌入市場的擔憂情緒加重,進而導致中間商和下游制品商對原料采購和囤貨的意愿轉弱,整體膠水成交氣氛慘淡。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泰國橡膠原料價格繼續下滑。其中,生膠片為53.53泰銖/公斤,下跌0.79泰銖/公斤;煙膠片為53.89泰銖/公斤,下跌1泰銖/公斤;膠水為49.50泰銖/公斤,下跌0.5泰銖/公斤。
我國供給壓力逐漸凸顯
我國天膠市場繼續呈現“三高”狀態,供給端壓力逐漸凸顯。首先,進口同比增幅驚人。我國海關總署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5月進口天膠及合成膠(包括膠乳)共計4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68%;1—5月累計進口天膠227萬噸,同比增加71%。其次,現貨庫存繼續保持緩慢上升勢頭。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青島保稅區天膠庫存小幅上漲至23.3萬噸,較5月中旬的23萬噸增加0.3萬噸,增幅為1.3%。最后,期貨市場的庫存壓力居高不下。據了解,截至6月8日當周,上期所注冊倉單和庫存分別達到301610噸和316738噸,分別較5月6日當周的274550噸和305178噸增長9.86%和3.79%,同比分別大幅增長125.71%和188.68%,處在創紀錄高位附近。
下游消費終端轉入弱勢
隨著天膠下游消費終端度過旺季時節,接下來淡季效應將拉低輪胎企業的開工率。據統計,截至6月初,山東地區全鋼胎企業開工率為68%,半鋼胎企業開工率為72%,較5月初分別下滑2—3個百分點,輪胎產出繼續呈現下滑跡象。
另外,雖然美國商務部將對華卡客車輪胎的反傾銷調查初裁時間從7月7日延期至8月26日,但“達摩克利斯之劍”并未落地,部分中國輪胎企業擔憂因高稅率制裁而遭受損失,主動壓縮出口比例,放慢企業開工率,進而減少對天膠原料的購買量。
目前來看,外部短期風險因素困擾了商品期市,滬膠難免受到沖擊。加之供給端迎來全面開割,新膠上市帶來的負面影響令下游采購意愿減弱,而且終端需求轉入淡季,輪胎企業開工率降低,也不利于天膠去庫存化。在整體不利的市場環境下,后市滬膠呈現易跌難漲局面的可能性較大。(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