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前期市場炒作產膠國干旱天氣因素,割膠時點延遲,供應預期未能如期回升,加之國內黑色系始終處于上漲節奏帶動滬膠表現強勢。不過目前多空因素出現轉換,泰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開始增多,雨水充沛將帶給膠農開割動力,新膠上市將促使天膠供應壓力大增,而國內黑色系投機資金經歷交易所風險“教育”以后,大部分撤離市場,期價上漲動力衰竭,開始回吐漲幅擠掉“泡沫”。在利空因素影響之下,國內滬膠期貨也陷入持續回調的走勢中,主力1609合約期價重心不斷下移。
國內終端需求改善略顯疲態
在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以及供應側結構性改革措施作用下,國內市場需求持續回升,制造業生產也積極回暖。據顯示,繼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以開門紅收官以后。4月份,作為二季度的開端,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繼續延續企穩態勢,不過環比開始顯露出疲態。可以看到,4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為50.1%,環比雖略微回落0.1個百分點,但走勢平穩,且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同時非制造業PMI為53.5%,比上月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仍處于擴張區域。由于季節性因素影響,4月份制造業多項指數都有不同幅度下降,不過整體來看,當前,我國制造業走勢平穩,非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保持企穩態勢。由于未來存在由旺季轉入淡季的趨勢,季節性因素發力可能導致終端需求改善步伐有所放緩,略顯出淡季的疲態特征。預計未來可能作用于終端車市消費以及下游輪胎行業的用膠量上,從而形成對滬膠的拖累效應。
供給階段性短缺有望緩解
今年全球厄爾尼諾現象要比去年偏嚴重,主要是產膠國不幸遭遇降雨偏少的旱情影響。而此前滬膠上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開割預期延后,新膠產量不足,供應階段性短缺帶來的利多支撐。據天膠生產國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6年1-3月份主產國產量整體呈現遞減態勢,主要受季節性供應淡季到來的影響。一季度主產國總產量合計253.97萬噸,其中1月份99.1萬噸,占一季度總產量的39%;其中2月份84.37萬噸,占一季度總產量的33%;其中3月份70.5萬噸,占一季度總產量的28%。
因為橡膠樹產出膠水需要大量水分,在缺少雨水補充的情況下,為了不破壞膠樹的正常生長,膠農只能把正常開割時點不斷延后,以等待合適時機。隨著近期泰國方面多地降雨量增加,前期旱情有所緩解,雨水增多給予橡膠樹產膠帶來希望,預計膠農會比之前6月初才開割的預期提前至5月中旬左右,而目前膠價水平也賦予了膠農有利可圖的空間,因此未來新膠會陸續上市并帶來滬膠供應端的顯著壓力。
國內重卡銷售增速放緩
在低基數和樓市回暖預期推動下,步入2016年4月以來國內重卡銷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共約銷售6.7萬輛,比去年同期5.87萬輛增長14%。這已經是重卡市場連續第三個月快速增長——2月份,重卡市場銷量同比增長 26.83%;3月份,重卡市場同比增長10.42%。連續三個月的兩位數增速已經讓多數投資大感意外。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受國內消費小幅增長的拉動,公路物流業有微弱復蘇,進而帶動了重卡尤其是牽引車和載貨車的需求增長。4月份的重卡行業,同樣受到了這個利好因素的拉動。其次,2015年1月1日起柴油車排放標準由國三升級國四,2014年四季度出現重卡提前購買現象,進而導致2015年上半年銷量有一定程度的走低。 2016年,該政策擾動因素不復存在,市場進入正常發展通道,月度銷量出現同比增長屬于可預判范圍。基于上述兩方面因素考慮,二季度國內重卡市場料將繼續維持偏樂觀的市場基調運行,不過從增速來講,4月已然較此前有放緩跡象,后市難有超預期景象出現。
可以看到,前期推動滬膠上漲的兩大利多因素:炒作旱情以及黑色系商品集體上揚均在五一長假以后紛紛轉弱消散,隨著產膠國天氣降雨量增多,膠農將逐漸開啟割膠模式,新膠上市帶來的供應端壓力也會陸續凸顯,而黑色系商品受到交易所的嚴厲“風控教育”以后,也將迎來弱勢格局,對于上漲“領頭羊”的倒下也會令其他商品漲勢陷入“恐慌無助”的地步。預計未來在利多因素耗盡以及利空因素悄然到來,滬膠期貨料將逐步回吐前期漲幅,主力1609合約也將呈現震蕩下跌的態勢,預計目標位在10600元/噸一線下方,建議投資者采取逢高加空,急跌減產獲利了結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