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沙特與俄羅斯等國達成原油凍產共識,有人稱各國其實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所謂凍產只是一場鬧劇。從如今沙特所面臨的市場份額下滑窘境來看,可能更是如此。
據能源咨詢公司FGE數據,2013-2015年間,在其15個核心原油出口市場中,沙特在其中9個“丟城棄池”,包括中國、南非和美國。
在中國市場,因為俄羅斯原油輸入的增加,沙特所占份額從2013年的超過19%,降至2015年的不到15%。
在南非,沙特市場份額的下滑更加驚人。隨著尼日利亞和安哥拉份額的大幅上漲,沙特份額從將近53%,暴跌到22%。
而在美國,頁巖油的大規模產出讓原油進口需求大幅下降,沙特在美國原油進口所占市場份額在2013~2015年間從17%也降到了不到14%。
在韓國、泰國以及多個西歐國家,沙特市場份額也有所下滑。不過在巴西、印度和日本等市場,沙特份額則有所增長。
FGE數據還顯示,在沙特的15個核心出口市場,2015年其原油市場份額平均下滑幅度較2014年有所縮小,但仍處于跌勢。
在2014年11月的OPEC年度會議上,以沙特為首的OPEC成員國面對國際油價暴跌仍決定維持生產目標,拒絕以減產推升油價。從那時算起,布倫特原油價格至今已跌逾50%。
今年2月16日,沙特、委內瑞拉、卡塔爾、俄羅斯達成共識,同意將產油量凍結在今年1月11日的水平。然而凍產共識僅涉及原油產出,原油出口并不受約束。
在凍產共識達成前,沙特的原油出口剛剛創下十個月來最高水平。據原油市場數據供應機構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JODI),今年1月沙特原油出口量較去年12月的749萬桶/日進一步上升,達到784萬桶/日,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
此外,據路透上周報道,下個月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原油數量,將創2013年以來單月新高。俄羅斯輸油管道寡頭Transneft表示,俄羅斯將于4月通過波羅的??诎冻隹?00萬噸原油,為2013年10月以來新高。這與3月641萬噸的計劃出口量相比,增幅達9%。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的全球主管Jeff Currie上月曾表示,凍產消息不會改變他看空油價的分析。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在宣布凍產時,很多產油國已經處于各自產量高峰。
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上周也評論稱,凍產只是一場鬧劇,目的在于刺激油價回升,而在現實中既無法對原油供應帶來任何限制,反而可能因為出口增長抵消內需下滑而推動供應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