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橡膠聯盟削減出口,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步提升,近期橡膠價格呈現連續上漲態勢。
近日,全球最大的三個橡膠生產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從3月起限制天然橡膠的出口量,預計3月至9月內將減少61.5萬噸出口量,其中,泰國的限售份額占比過半,此舉旨在提振價格。機構認為,此次事件將導致全球天然橡膠現貨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預計價格有望漲至2000美元/噸,漲幅預計將達70%。另外,下游需求穩步增長也將提升天然橡膠價格。
天然橡膠供給與需求存在高度集中的格局。從生產區域來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產量合計占全球總產量的比例高達60%,三國出口量之和占主要出口國家總量的比例更是高達86%。而從消費區域來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其消費量和進口量占比分別達到近40%和70%。機構認為,天然橡膠生產的高集中度決定產業在供給層面具有較高的話語權,限制出口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供給受限,勢必對天然橡膠價格產生明顯的提振,這一點在歷史上也得到了驗證。
從歷史數據來看,三國聯合限制出口將會導致天然橡膠價格大幅上漲。國際橡膠主產國聯合限制出口在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而這僅有的兩次都帶來了橡膠價格的明顯上漲。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天然橡膠主產國限制出口期間致橡膠價格暴漲。2008年12月,由于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下跌,國際橡膠聯盟宣布2009年起削減橡膠出口91.5 萬噸,此后天膠現貨價格持續上漲,跨度超過一年,期間最大漲幅達到147%;第二次天然橡膠限制出口發生在2012年,天然橡膠價格同樣呈現逆勢上漲。2012年8月,由于天膠庫存嚴重,三大橡膠生產國決定自10月1日起削減橡膠出口30萬噸,此后天膠現貨價格持續上漲超過5個月,最大漲幅達到 25%。
下游需求方面,汽車產業作為輪胎的最大市場,隨著我國汽車產銷的不斷增長,進而激發對輪胎的需求。據中汽協統計,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全年累計產銷超過2400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銷首次突破2000萬輛。特別是去年12月,全國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5.93%和15.39%。另外,受汽車購置稅減免影響,低排量汽車銷量也在回升。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使用綠色資源不斷增強,對天然橡膠的依賴程度不斷提升。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需求國,一年的消費量在400萬噸以上,而國內產量約有70萬至80萬噸左右,未來發展空間較大。隨著天然橡膠價格的提升,國內企業也有望迎來景氣紅利。
公司方面,中化國際天然橡膠業務年產能73萬噸,規模位居全球前三。公司具有豐富的天然橡膠種植和生產資源。其持有GMG公司51%股權,GMG公司是集天然橡膠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綜合運營商,業務范圍覆蓋較廣。海南橡膠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企業,擁有膠林、防護林353 萬畝,年產干膠約20 萬噸,膠園面積和干膠產量占全國的30%左右。2014年公司銷售橡膠約77 萬噸,其中,自產和貿易分別約為13萬噸和63 萬噸。(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