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重卡市場需求隨之大幅下降,其中自卸車、天然氣車下滑幅度最大,各車企開始向公路運輸車轉型,紛紛推出搭載13升發動機的大馬力車型。
● 重卡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被迫退出 海外市場成新熱點
2015年隨著排放升級、市場需求變化,部分汽車企業面臨生存困境,部分競爭力差企業退出汽車行業,部分汽車企業進行重組,同樣有許多能力不足的經銷商退出了市場。產品品質及售后服務能力的競爭顯現;各種節油賽此起彼伏,節油冠軍出了一茬又一茬。
海外市場成一大熱點,從截止11月的數據來看,中國重汽和玉柴成為今年海外市場上最大的贏家。前者,整車出口2.4萬輛,同比增長12.5%,連續11年拔 得國內重卡企業出口頭籌;后者出口量已過4萬臺,全年有望達到4.3萬臺左右。東風、重汽、解放、陜汽、福田、江淮等主流制造商無一例外在海外組建了自己 的KD工廠,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工廠開始在海外生根、積蓄能量,成為中國重卡把脈世界的觸角和走向世界的跳板。
● 重卡市場整體下滑 公路物流車成為主流
2015年全國正式實施國IV排放,這直接影響到了15年上半年的重卡銷量。許多客戶在14年底提前購車,也有不少經銷商采取預上牌的策略。從上牌數來看,2014年的11月、12月份的上牌量比正常上牌量超出3.5萬臺左右,直至現在,各地仍有不少預掛庫存車輛待消化。
2015年,中重卡各細分市場出現整體下滑,其中自卸車市場下滑最為嚴重,下滑約52%;載貨車與牽引車車市場下滑幅度相對較小。
2013年,重型卡車三類車型中,自卸車銷售總量貢獻率最大,2014年后,牽引車銷售總量貢獻率首次超過了自卸車。2015年前三季度牽引車市場貢獻已經到達了44%,創歷史新高。牽引車、載貨車等公路物流車已經達到了69%的市場份額,成為中重卡銷售車型的核心支撐。
● “一帶一路”刺激需求 細數明年商用車增長點
2016 年是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逐步落地之年,將會催生區域內經濟體形成新的網狀結構,改變過去的獨自分散、互不連接的格局,從我國通過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海上“絲綢之路”,不斷向中亞、東盟、進而向歐洲、非洲延伸,必將涉及到眾多產業轉移,將加大物流運輸的需求,刺激對商用車的需求。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內基建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工程自卸車或將迎來增長“一帶一路”的發展可能也會刺激2016年工程自卸車的出口。“國家現在強調‘產能合作、產能輸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相關公路建設等工程可能會刺激自卸車出口。”而“一帶一路”帶動的多邊經貿往來,又將助力鐵路、港口的周邊物流的發展,拉動對物流運輸車輛需求。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長江經濟帶覆蓋范圍11省市,橫跨東中西,實現東中西三大區域的聯動,連接陸上和海上絲綢之 路,將在交運基建、產業轉移升級、城市群建設等方面影響經濟發展。長江經濟帶基礎建設的動工無疑將提升工程用車的需求。長江沿岸港口的建設,也將助推港拖 的銷量。
2016年黃標車淘汰力度將繼續加大,這就為港口牽引車、載貨車、渣土車等細分領域創造了市場需求。國內快遞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 催生了對大容積、高品質運輸車輛的需求。冷鏈物流、危化品物流成為新的熱點,物流企業由單個環節服務領域向一站式綜合性服務領域擴展。國家對環境保護、城 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加大力度,將為市政環衛車及隨車吊等專用車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2016年我國重卡總銷量應該會與2015年總銷量基本持平,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年銷量在50萬到60萬輛之間,將是國內重卡市場的常態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一汽解放以及陜汽也在各自的商務大會上預測,未來幾年,重卡市場會維持在目前的銷量水平。(卡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