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10月27日報道,在整體市場偏暖的氛圍退散后,滬膠近期以下行為主,重新回歸較弱的基本面。23日晚,國內出臺“雙降”政策,但在前期市場的充分預期下,并未使商品形成較大的反彈。筆者認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天膠暫時不具備上漲條件,后市滬膠走勢或難有起色。
輪胎企業恐將遭遇“寒冬”
近期輪胎工廠開工基本保持平穩,山東地區輪胎企業開工率為67%,國內半鋼胎企業開工率為69%。從基本面來看,全鋼胎和半鋼胎的周度開工率環比均有恢復。
今年輪胎產業內憂外患,隨著美國對中國輪胎“雙反”終裁落地,8—9月中國輪胎產量下降較為明顯,同比分別下降13.8%和4.9%。同時相較于此前10年平均超10%的增長,今年中國輪胎出口量出現負增長。“雙反”讓中國輪胎企業基本放棄美國市場,在產量巨大及經濟不景氣的雙重壓力下,輪胎企業雪上加霜。目前國內輪胎企業雖采取了降低開工率、降薪裁員、降價等措施控制庫存和成本,但僅能勉強維持運營。
接下來,下游汽車市場產銷進入年末沖刺階段,對輪胎需求有一定拉動,但是隨著嚴寒季節來臨,全鋼胎銷售將有所下滑。同時“金九銀十”旺季對今年的汽車銷量支撐不大,而且廠家、經銷商與零售商都沒有改觀跡象,所以輪胎企業恐將遭遇“寒冬”。
國內合成膠價格承壓下行
10月開始,合成膠表現出弱勢盤整狀態,原料丁二烯外盤價格連續走跌,比9月底下挫近15%。據統計,10月上旬丁二烯進口量累計約1萬噸,而目前在售的丁二烯貨源仍源源不斷。自印度、巴西、伊朗等船貨在10—11月運往亞洲,進口貨源供給面的拓寬加大了丁二烯的風險性。
在進口貨源供給偏多、外盤價格較低、國內需求面偏弱的背景下,國內丁二烯價格接連下挫。由于丁二烯是合成膠重要的上游,此次價格下跌對合成膠市場心態利空明顯,使得下游制品企業訂單不足,需求薄弱持續制約合成膠市場運行。總之,各方利空消息彌漫,國內合成膠價格承壓下行。
天膠的替代性需求難出現
在天膠現貨價格穩中小幅反彈、合成膠價格一路走跌的情況下,天膠與合成膠價差出現擴大態勢,與順丁膠價差擴大150元/噸至1250元/噸,而與丁苯膠價差大幅擴大至600元/噸。根據目前的價差情況,下游企業有考慮用天膠小部分替代合成膠的可能,但是技術、配方、穩定性、時間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得不考慮。同時泰國原料價格、美金膠價格均繼續下跌,丁苯膠1502與滬膠的比價回落,也使得天膠的替代性需求暫難出現。
整體來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重,滬膠基本面疲軟,并且主力1601合約已跌破前低11000元/噸支撐,向下動力仍存,投資者可以逢高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