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九個月,中國鐵路貨運量同比減幅超過10%,延續(xù)8月跌勢。這一被列入“克強指數(shù)”的指標再次亮起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紅燈。
發(fā)改委公布,1-9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25.3億噸,同比下降11.4%;1-8月同比下降10.9%。9月份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2.7億噸,同比下降15.6%,跌幅較8月(15.3%)進一步擴大。
鐵路貨運量是經濟的“風向標”之一,其增減能直接說明全社會物資的流動程度,反映出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曾介紹,“克強指數(shù)”源出2007年任遼寧省委書記的現(xiàn)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時他認為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以及貸款發(fā)放量是真正了解經濟狀況的指標。
與鐵路貨運量形成對比的是中國9月社會零售數(shù)據(jù)的亮眼表現(xiàn)。中國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同比增長10.9%,創(chuàng)今年以來新高,超過彭博對分析師調查預期的10.8%,前值為10.8%。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認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工業(yè)增加值動能減弱,投資增速也大幅下降,只有消費表現(xiàn)還好,這就反映現(xiàn)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速度還是比較快,投資帶動的高增長模式正在往消費推動轉化。
事實上,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下半年能否保證7%的增長持懷疑態(tài)度。經濟學家表示,隨著產能過剩、投資蕭條和制造業(yè)放緩,中國明年會進一步下調經濟增長目標。
據(jù)路透社報道,今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將討論和制定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預計繼續(xù)深化改革和堅持經濟結構調整仍是主基調。至于重要的經濟增長目標,結合目前各種跡象分析,平均增速或將設定為6.5%左右,較十二五的7%略有下調。
針對上周公布的中國三季度實現(xiàn)6.9%經濟增長,李克強總理近日在中央黨校講話時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死守某個點,而是要讓中國經濟保持在合理區(qū)間。”
那么,中國經濟增長的合理區(qū)間是多少呢?結合眾多研究機構的分析可得出結論: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是不斷下降的,而6.5%左右是未來五年合理的增長區(qū)間。
中國社科院此前的研究就預計,“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中國平均潛在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將下降到6.7%,而2020年GDP潛在增速將降至6.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