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開的信息,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于10月26日至10月29日召開,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程是審議“十三五”規劃建議稿。
目前,中財辦、國家發改委等方面,已傳遞出“十三五”規劃的一些重要信息:“十三五”規劃的核心目標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在“十三五”規劃中的各項主要任務中,“保持經濟增長”被排在第一位,然后是轉方式、調結構、創新驅動、生態文明建設、扶貧脫貧等;此外,還要統籌推進京津冀、“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三大國家戰略。
據接近國家發改委的專家介紹,國家發改委方面確定的“十三五”年均GDP的底線是6.5%,而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林毅夫等人得出的研究結論是,“十三五”期間中國還有7%以上的潛力,有些重要部門官員認為能夠達到8%。目前,各方對“十三五”期間究竟該如何確定GDP指標仍存在不同意見。
“十三五”規劃的時間跨度是2016年至2020年,核心目標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圍繞“小康社會”有兩個硬指標,即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
顯然,這些“硬指標”并不是虛的。據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介紹,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十三五”年均6.5%的GDP增長底線,就是在此基礎上核算出來的——這一數字更為精確的表述是6.56%。
按照2020年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核算,“十三五”規劃完成時,中國人均收入將達到12600美元。現在中國人均收入是7485美元,屬于中等收入國家,世界銀行設定的中等收入水平的上限是12000美元。“十三五”的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十三五”規劃是新一屆中央領導班子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其實在今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就已經指明了“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方向。
習近平在這次座談會上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十大目標任務:“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
這十大目標任務中,“保持經濟增長”被排在第一位。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認為,只有經濟穩定才能從容地做其它方面的事情。
前述接近國家發改委專家的進一步解讀是,“轉方式”被排在第二位也有深層次的含義,“十三五”時期,要實現GDP和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其實是有前提的,如果經濟發展方式不變,經濟發展速度再快再高也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會導致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問題,這在“十二五”時期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教訓。(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