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今日雙雙大漲。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收盤上漲0.35%,報6.323元,為3月份以來最大漲幅。今日人民幣成交額增加17%,報146.17億美元。離岸人民幣一舉漲破6.33,最高漲至6.3155,目前漲0.32%,報6.3184,創8月11日人民幣貶值以來最高。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上周五稱,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
他還表示,近期人民銀行實施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決定程度。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人民幣匯率將更具有彈性,雙向地浮動,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穩定。
對于IMF評估是否應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易綱表示,IMF今年正在對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進行審查,人民幣目前是唯一達到SDR“門檻”標準——出口標準的貨幣。
針對人民幣能否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IMF總裁表示,相關技術評估已結束,將很快公布結果。
IMF總裁拉加德9日在記者會上說,將在“不久的將來”公布人民幣是否會被納入SDR貨幣籃子。
她說,目前IMF對SDR貨幣籃子是否應該將人民幣納入其中的技術評估已基本結束,正在敲定最后的評估建議。根據程序安排,IMF將在2015年底之前向其董事會提交這一技術評估報告。
新的SDR貨幣籃子生效時間已延遲到2016年9月,以便給各國央行和市場留出時間來進行相應的調整,“包括計算機系統的調整在內”。
特別提款權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其貨幣籃子的構成和權重每5年進行一次評估。目前SDR貨幣籃子包括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在2010年的評估中,IMF認為人民幣尚未達到“自由使用貨幣”的標準。今年7月,IMF宣布將新的貨幣籃子生效時間從今年年底推遲至明年9月。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財政部9日消息稱,將從四季度起,按周滾動發行3個月記賬式貼現國債,分析認為此舉旨在為國外央行及類央行機構提供更多產品,是推動人民幣加入SDR的最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