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新一輪股市暴跌,國內商品期市也深受“迫害”,出現多品種大面積跌停景象。雖然周二滬膠主力1601合約跌勢趨緩,但期價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最低下探至11150元/噸。筆者認為,膠價接連重挫的背后原因固然有經濟數據偏差以及下游需求疲軟,但成本因素弱化也起到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人工割膠效率低下且成本高
一般來講,天然橡膠生產成本由三大部分構成:一是橡膠種植成本;二是割膠人工成本;三是加工運輸成本。其中,割膠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較大。
據了解,工人要在每天凌晨3點至日出前去橡膠園作業,因為這是橡膠樹割膠的最佳時間。由于割膠時間苛刻、環境艱苦、工作強度大,大部分年輕人并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目前,國內產區除一些家庭式小微膠園由膠農自主割膠外,中等規模以上的膠園一般都采取雇用工人割膠的模式,且與工人約定割膠分成是六四。換言之,為吸引勞動力,膠園主往往需要承擔較高的人工成本。
全自動割膠機有望替代人工
目前,國內天膠產區割膠行業完全靠人工,不但作業效率偏低,而且質量難以保障。最新研制生產的全自動割膠機不僅具有橡膠采割的功能,還有一套大數據系統,能高效率割膠,并對橡膠產量、質量、土壤檢測、濕度等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實現天然橡膠采割的自動化、信息化。據了解,在不斷調整方案、改良技術、降低成本后,全自動割膠機的成本僅1200—1500元。對比人工割膠,未來大中型膠園主更愿意使用全自動割膠機。
以800棵橡膠樹為單位,一個膠工割一棵樹平均需要1分鐘,而用全自動割膠機,則可以實現800棵樹同時割膠,時間僅需30秒。另外,機器精準度較高,不會對橡膠樹造成傷害,橡膠樹割膠壽命將由以往的8年延長為10—11年,產量將增加30%—40%。
筆者估算,全自動割膠機的產膠率是人工割膠產膠率的2.6—2.8倍,以六四分成模式以及12元/公斤的膠水折干膠價格來計算,每噸干膠中分給割膠工人的成本在7200元,而如果用全自動割膠機,在相同干膠產量之下,分給割膠機的成本僅有2571—2770元。未來全自動割膠機完全替代人工的話,光人工費用方面,每噸干膠就可節省4430—4629元。
膠價重心有待下移
據相關人士調研結果,以300元/畝種植成本換算的棄割轉業臨界點,海南為12448元/噸,云南為9942元/噸。人工割膠逐漸被全自動割膠機所取代的話,割膠成本會大幅下降,膠價重心也會隨著成本下移而走低。筆者估計,海南未來割膠成本會降至7950元/噸,云南會降至5442元/噸。長遠來看,滬膠不排除跌落至6000—8000元/噸區間內的可能。
綜上所述,價格低廉的全自動割膠機研制成功并全面推廣后,人工割膠模式將被替代,割膠成本將大幅下降,從而削減膠價抗跌力量。在宏觀經濟偏弱以及下游終端消費低迷的環境下,供應端壓力有增無減,而成本端支撐弱化,膠價失守萬元關口沒有太大懸念。
(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