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7月CPI同比上漲1.6%,高于預期1.5%,創今年以來新高,且漲幅較前一月擴大。
7月PPI同比下降5.4%,遠不及預期預期下降5.0%,創自2009年10月以來最低。中國1-7月CPI同比上漲1.3%,PPI同比下降4.7%。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稱,7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7%,環比上漲9.9%,是7月CPI上升的主要原因。
從環比看,7月份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上漲0.1%。豬肉和旅游價格上漲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前期豬肉價格較低,養殖戶積極性不高,生豬存欄量減少,豬肉供應緊張,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恢復性上漲,7月份環比上漲9.9%,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暑期外出旅游人次增加,飛機票和旅游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5%和4.3%,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7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7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7%,比上月擴大9.7個百分點,對CPI總指數的影響從上個月的0.20個百分點擴大到0.48個百分點。此外,掛號診療費、鮮菜、家庭服務、煙草和學前教育等價格同比漲幅較高,漲幅分別為12.2%、10.5%、7.7%、6.8%和5.6%。
此外, PPI已經連續42個月為負,且跌幅沒有收窄跡象。余秋梅稱,石油加工等工業行業價格降幅擴大,導致PPI價格環比加速下滑。
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降幅擴大,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3%、3.0%和0.7%,比上月降幅分別擴大2.1、0.9和0.5個百分點;二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價格環比由升轉降,由上月上漲6.0%轉為本月下降2.1%。
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4%,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4.6%、21.0%、18.3%和15.1%,合計影響本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3.3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61%左右。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七月通脹CPI錄得1.6%,符合預期。豬肉價格飆升帶動食品通脹升至2.7%,是CPI略微走高主因。非食品通脹微幅下跌至1.1%,需求仍然薄弱。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低加之國內需求不足,PPI降幅擴大至-5.4,為09年底以來最低。當前通縮形勢依舊嚴峻。豬肉價格上漲不應阻礙政策寬松,未來寬松應加碼以抗通縮。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師黃文濤稱,工業領域通縮已持續41個月。未來產能過剩、內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徘徊將長期壓制PPI。短期內PPI難以轉正。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通縮風險而不是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