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8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較5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為繼今年1至2月份同比10.7%增速后的次高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在1至6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通訊器材以37%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智能手機銷售的主力來自于換機,而非首次購機需求。
消費產品升級換代的同時,以“互聯網+零售”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費業態也亮點紛呈。記者調查發現,以百貨、超市為代表的傳統零售眼下正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據聯商網統計,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消費市場過剩與電商沖擊是重要原因。
而相比之下,網上零售卻十分紅火。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6459億元,同比增長39.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759億元,增長38.6%;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700億元,增長41.9%。
Lily商務時裝首席信息官諸剛強認為,未來的趨勢只有融合,因為用戶的需求會完全的數字化、訂單化,融合才能更有力量。品牌商也在思考怎么通過微信,wifi和數據,把更多的流量引到實體門店,這是一個互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