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半年GDP明日揭曉 增速能否"守7"成焦點
今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包括上半年GDP在內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有機構認為,已有數據較難支撐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會超過一季度7%的水平。但這并不需要有過多擔心。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記者,下半年總體經濟運行會略好于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回暖且部分城市房價明顯上漲,前期貨幣政策向松調整的效應將在下半年集中得到體現。
2. 工信部:實施五大工程推進“中國制造2025”
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撰文指出,必須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全球制造業發展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科學分析我國制造業階段的關鍵特征,通過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我國制造強國建設進程。為此,將著重實施五大工程,推進《中國制造2025》實施,具體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3. 上海部署落實二十項措施開創海運發展新局面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13日主持召開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據文匯報14日報道,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上海市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秾嵤┓桨浮妨⒆闵虾W鳛?ldquo;海運強國”戰略實施前沿陣地的特點,結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從完善港航物流體系、發展航運服務產業、推動海運業改革創新、完善海運業發展環境等四個方面提出了20項措施。
4. 廣州年內推出公積金貼息貸款 試點資產證券化
據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消息,于今年6月上報討論的“公積金貼息貸款”和“抵押貸款證券化”(即信貸資產證券化)方案已獲市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羊城晚報報道,廣州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年內一定會推出貼息貸款,資產證券化也將展開試點。目前這兩個方案都將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5.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北京方案公布 建1千公里市郊鐵路
北京市交通委13日公布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北京推進方案,方案披露了四大亮點。第一,“軌道上的京津冀”將是三地交通發展的核心內容。第二,“路通”是交通先行的重要任務。第三,京津冀三地將力爭在2017年實現區域公交、地鐵“一卡通”互聯互通。 第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破除“協同”障礙。另外,據北京晨報報道,北京新機場將于2019年啟用。
6. 央行:6月末M2余額133萬億 同比增11.8%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個百分點,比去年末低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5.61萬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去年末高1.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6萬億元,同比增長2.9%。2015年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655億元。
7. 央行明確銀行間市場對境外投資者進一步放開
央行7月14日發布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應向人民銀行提交中國銀行間市場投資備案表。備案完成后,可在銀行間市場開展債券現券、債券回購、債券借貸,及利率互換等經人民銀行許可的交易。
8. 中國考慮第三批地方債置換額度 初步設在1萬億
據彭博報道,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稱,中國財政部考慮第三批地方政府債置換額度,初步設在1萬億元人民幣。有關事宜需要與人大溝通,且需要國務院批準,發行尚存不確定性,最終額度也可能調整。
9. 華夏、嘉實兩只400億基金火速成立
種種跡象顯示,相當體量的流動性目前正持續輸血公募基金。根據最新公告,華夏新經濟靈活配置混合發起式基金和嘉實新機遇混合發起式基金分別在7月13日首發并于當天宣告成立,首募規模分別到達400.11億元和400.10億元,其首募速度之快、首募規模之大,都引發了市場有關證金公司“出手”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