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七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于6月23日至24日在華盛頓舉行。本次對話的最大挑戰將是雙方能否在某些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自2009年首次啟動以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一直被視為兩國高層交流的重要平臺。本周舉行的對話將就多個話題進行討論。在經濟方面,中美雙方將就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改革、促進貿易與投資、金融市場穩定與改革三大議題舉行專題會議。華爾街見聞提及,本次對話的重頭戲或將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召開的背景。據彭博新聞社,按照前美國外交官、曾任尼克松1972年訪華之旅首席翻譯的Chas Freeman的話來說就是:“今年,有一系列事件令美國對中國發出了不滿的、甚至是尖刻的抱怨。”
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反對,以及美國力推的TPP協議,都會“使中國認為,美國決心維持其在全球管理當中的任何角色。除了這一點,中國無法得出其他結論。”Chas Freeman如此補充道。
美國正視圖敲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這項協定將中國排除在外。而中國忙于成立亞投行這樣的國際性開發銀行,該行被視為以美國為主導的亞開行和世行的競爭對手。《華爾街日報》文章稱,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倡導下,中國政府正推進一項雙邊投資條約的簽署。
《華爾街日報》6月5日援引美國官員言論報道稱,美國400萬公職人員數據庫被黑客襲擊,這與中國有關。隨后,中國方面回應稱此事與中國無關。
此外,中國還需要面對的問題還包括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和南海爭端。
關于今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意義,Chas Freeman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今年9月共同出席的華盛頓峰會做準備。在這一點上,兩國在各種問題上的緊張關系并不會有幫助。
彭博社援引前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James Keith觀點稱:“他們(中美)正在做的就是確保存在分歧的問題不會變得更糟。這并不是說雙方不可能在一些問題上達成共識,而只是說,有些問題達成共識將需要時間。”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Daniel Russel 18日在中美第七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復雜且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雙方不總是事事都看法一致,因此美國努力尋求與中國的共同立場,擴展與中國的務實合作,并通過會談努力解決分對話和合作。
談到南海爭端,Daniel Russel說,這不是美中之間的問題,而是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他強調,美國在避免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發生軍事沖突方面擁有“不可動搖的決心”。
在回答有關網絡安全的提問時,Daniel Russel說,網絡空間是美中兩國必須進行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因為美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消費群體,兩國的企業、機構和民眾很容易在網絡上受到侵害。這意味著美中需要就網絡安全問題進行對話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