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務院:推動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上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支持國有資本、外資等開展創投業務,同時,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構筑社會信用體系。
2. 國資委敦促央企資產證券化 7萬億將進入資本市場
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有足夠的體量吸納巨量央企資產證券化,而且整個過程更易于監督,有利于國有資產管理。6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央企深入做好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各項工作,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
3. 央行副行長:穩步擴大境內外股市互聯互通
央行副行長郭慶平6月4日在上海“十三五”期間中國金融新業態研討會上表示,鼓勵外資參與境內并購重組,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穩妥擴大境內外股市互聯互通,盡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積極穩妥擴張跨境人民幣渠道和應用領域,強化對國家周邊大通道和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戰略支持力度。
4. 藥價開放后有藥品價格暴漲10倍
在藥店看見自己每天吃的地高辛片從原來的1瓶6.7元暴漲到68元時,家住西安市桃園路的岳先生驚呆了:“難道6月1日藥價放開后,藥品就可以這樣離譜地漲價?”。物價部門將對異常漲價進行調查,通過網絡檢索可以發現,在山西太原、山東棗莊等地,近期地高辛片都出現了價格暴漲的情況,經銷商的解釋也是“因為藥品的原材料短缺造成的”。
5. 交行混改方案擬引入民營資本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相比股權結構,深化混改方案更關鍵是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比如公司治理結構能否獨立發揮作用,薪酬是否可以由董事會決定,而這也是改革最大的難點之一。痛點在于公司治理結構與薪酬制度。
6. 外媒:中國擁有亞投行30%股權及否決權 印持股8%
北京6月4日下午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據一位印度高級官員透露,印度將成為亞投行第二大股東,預計持股7.5%,預計中國持股30%左右。印度或將在亞投行擁有一名董事和副行長。該官員在周四透露,中國在亞投行中將擁有30%的股權,印度為第二大股東,將擁有8%股權和7.5%的投票權。中國在亞投行中不僅有最多的股權,還將有否決權。但中國行使此否決權需要取得絕大多數成員國的同意,或者獲得75%的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