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出警告:東南亞的生物多樣性面臨著另外一種越來越嚴重的威脅——橡膠種植園。在過去的十年中,全世界范圍內有200多萬公頃的森林和農場變成了橡膠種植園。根據一項新的調查: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是東南亞——世界上橡膠樹種植面積為990萬公頃,該地區占84%,其中包括中國西南部的西雙版納。橡膠樹種植的驅動因素是對橡膠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特別是汽車輪胎的消費,占橡膠年生產總量的70%。但是,環保主義者希望在種植橡膠樹方面努力走出一條更加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期能夠抑制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
然而,目前橡膠種植園面積的擴大正在對動植物造成危害。研究人員審查了以往的研究資料,結果發現:由森林轉向橡膠的單一種植使鳥類、蝙蝠和昆蟲物種的數量出現了大幅度減少。對于那些通常已經受到威脅的、以森林水果和昆蟲為食的特種鳥類,這種景觀上的變化會使它們的生存變得尤為艱難。研究小組報道說:沒有研究可以證明森林轉化對于有蹄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大型食肉動物以及水鳥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但是研究的結論稱,森林轉化對于這些較為大型的動物來說不可能沒有任何影響。
這種影響還會超越種植園的邊界。農藥、除草劑和泥沙徑流造成了區域溪流的水體富營養化,影響到水生生物。小型樹木和灌木的消失造成水土流失,增加發生滑坡的風險。橡膠樹吸收土壤深層水分,給原生植被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更大的困難。
并不是所有的橡膠種植園都具有同樣的不良影響。一些種植商采取農林耕作法,將橡膠樹跟原生植被混合起來。農林復合型種植對于生物多樣性更加有利,但是橡膠產量比完全取代原有樹木和灌木的單一種植園更低。
今天,英國諾維奇市東英吉利亞大學環保科學家埃莉諾·沃倫-托馬斯(Eleanor Warren-Thomas)及同事在《保護快報》(Conservation Letters)雜志在線版上報道說:“總之,這些發現證明,橡膠種植園的擴大可能會大大加劇東南亞的滅絕危機。”
這種情況可能會惡化。研究人員列舉了幾項獨立研究,這些研究均表明短期內全球的橡膠消費將會每年增加3.5%。然后,研究小組預計了在各種情況下橡膠土地的占用可能會意味著什么,包括在目前產量下擴大橡膠種植園面積、增加產量情況下的極端種植法、以及將現有的橡膠種植區轉化為油棕櫚樹種植區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寫道:“我們估計,到2024年,要想滿足預期的需求,還需要增加430萬至850萬公頃的橡膠種植園,將會對亞洲森林的面積構成嚴重的威脅。”
或許還有希望。沃倫-托馬斯告訴《科學》雜志官網“科學情報員(ScienceInsider)”欄目的記者說:可持續性認證計劃已經成功地減少了油棕櫚樹和紙漿原料樹的種植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有相當多的公司達成了一致意見,同意只購買經過認證的產品;世界上400家最大的公司已經做出承諾,到2020年在不砍伐森林的情況下建立產品供應鏈。在橡膠供求方面也開始了類似的行動,“可持續天然橡膠倡議行動”已于一月份進入了試驗階段,設法讓種植商、加工商、經銷商和用戶共同自愿遵守可持續生產橡膠的準則。沃倫-托馬斯說,許多地方政府仍然將擴大橡膠樹種植作為一種發展戰略。她說:“目前,認證計劃真正是讓這些大型產業發生變化的唯一途徑。”
沃倫-托馬斯還表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保護區、高產單一種植區和低產農林復合區的最佳組合模式,實現既滿足環保又滿足供應的雙重目標。
一個令人擔憂的事情是,中國的認證工作推行得很慢,而且該國是世界上橡膠消費最多的國家。沃倫-托馬斯希望,世界上所有在中國有業務的主要輪胎制造商將會接受認證工作。
有跡象表明,可持續發展行動可能會積聚力量。昨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一則題為《取得生物多樣性的途徑:沒有凈損失與純積極影響》的報告,報告詳細敘述了一些環境組織和公司是如何超越可持續發展標準的。該報告中稱:如果商業性農業和林業經營得當,就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一種純積極影響。(譯自:美國《科學》雜志官網 17 April 2015 11:45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