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區間振蕩后,滬膠于4月下旬突然發力,期價緊貼著Boll軌道上沿節節攀升。伴隨著量能的放大,滬膠主力1509合約在短短半月內,從12500元/噸左右一躍而上突破15000元/噸整數關口,之后在15300元/噸受阻回落。然而上周二晚緣于美國經濟數據的靚麗,美元指數大漲,使得大宗商品普遍承壓回調。其中,滬膠亦放量大跌,不過在13500元/噸支撐下逐步企穩。昨日盤中,滬膠多頭主力蠢蠢欲動,膠價再顯強勢上漲格局。
短期橡膠庫存繼續下滑
對于滬膠的這波上漲行情,筆者曾認為是緣于橡膠上游生產商和貿易商的聯合挺價以及國內橡膠現貨的青黃不接。而當滬膠沖高到15270元/噸后,其期價上漲幅度超過了20%,而現貨價格卻跟漲緩慢,漲幅不到10%。在上周隨著美元指數出乎意料上漲,滬膠順勢大幅回調,期價甚至已經貼水于當時市場上煙片膠的價格,這給予了投資者一個較好的低位建倉機會。
目前雖然橡膠基本面仍沒有明顯改變,但供給端暫時緊縮為膠價反彈提供了依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青島保稅區橡膠總庫存較上月底大幅下跌8.4%,跌破19.5萬噸。其中,橡膠與復合膠庫存減少較多。如果不是近期貿易商對復合膠采取了惜售措施,恐怕庫存數據會更低。總體預計,短期內保稅區橡膠庫存會繼續下滑。
國內新膠上市仍然緩慢
目前國內新膠還未開始大規模上市。緣于膠價的低迷,國內橡膠產區整體開工率不高,原料供給不及往年。據了解,上周海南產區新鮮膠水收購價平均在12.5元/千克左右,但當地膠農表示,膠水收購價應該至少在15元/千克以上才能維持他們割膠的動力。目前海南橡膠產區中南部地區開割率不足60%,南部中小型規模的民營橡膠工廠基本尚未開機。
卓創調查報告顯示,當前海南、云南產區膠水日供給量是往年最大日供應量的三分之一,是正常水平的一半。而銷區可見的海南新全乳產量極少,多數民營干膠工廠依然處于停工狀態,相反濃縮乳膠則因為利潤較高而提升了加工企業的生產意愿。因此預計國內新膠上市的進程仍然緩慢。
滬膠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從盤面來看,目前滬膠在13500元/噸仍有較強支撐,企穩反彈跡象較為明顯。而隨著日內滬膠的放量上漲,更讓人猜測反彈是否意猶未盡。盡管從中長線來看,橡膠下游需求仍然疲軟,重卡市場毫無傳統旺季的景象,而新膠將來的大規模上市更是懸在膠價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過就短期而言,橡膠開割積極性不佳令整體原料產出有限,可交割的新全乳膠產出更是緩慢,并且橡膠保稅區庫存降低,加上市場關于厄爾尼諾現象的炒作,此時滬膠價格繼續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建議投資者在滬膠大跌之后低位買入建倉,并且密切關注新膠上市的進程以及橡膠現貨價格的走勢。
(南華期貨 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