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今天公布報告稱,在2015年初,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連續第二個季度放緩,經濟復蘇進程仍舊呈現出疲弱和不均勻的狀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報告中指出,該組織的34個成員國(主要由發達國家組成)的第一季度GDP總額僅環比增長0.3%,創下了自去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長率,主要由于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根據美國政府此前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該季度美國GDP僅增長0.1%。許多經濟學家都預計,修正后的數據將顯示這一季度美國GDP實際上有所下滑。
不過,美國并非唯一在第一季度中呈現出增長速度放緩跡象的發達經濟體,德國和英國的經濟增長率也都僅相當于此前一個季度的一半。相比之下,意大利和法國經濟則擺脫了增長停滯狀態,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有所加快。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可從第一季度遭遇的挫敗中回彈,但連續兩個季度的增長放緩凸顯了全球決策者在退出風險管理模式和提升長期經濟增長率等問題上面臨的困境。
在上個月召開會議時,來自20國集團的財政官員曾發出警告稱,匯率波動、較低的通脹率以及較高的債務水平帶來了破壞經濟復蘇進程的威脅,并支持富裕國家采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認為這對加快經濟增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發布研究報告,上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報告指出:“最近幾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已多次未能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懷疑,我們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預期很可能正面臨下行風險。”
花旗集團稱,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為2.7%,低于2014年的2.8%。(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