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受到泰國與印尼指責SICOM美金膠價格缺乏公允性而拒絕交付等事件的影響,滬日兩市膠價齊漲。由于時值青黃不接時期,現貨有所短缺,因此給予價格很好的反彈時機。滬膠主力1509合約自12600元/噸一線附近起步,在短短九個交易日內,期價直奔15000元/噸。眼下,雖然新膠迎來開割期,但產量尚未放大,而主產國聯合挺價仍在進行,這將繼續支撐滬膠期貨價格。筆者認為,經過震蕩調整之后,滬膠后市仍將繼續上漲。
全球貨幣寬松環境正在形成
今年以來,全球已有十多家央行采取降息,國際化的貨幣寬松氛圍正在形成。無論是北歐經濟發達國家、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還是經濟體量巨大的中國,都進行了不同幅度的基準利率調降,全球貨幣政策的大寬松格局正在形成。
從國內情況來看,盡管國內零售、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工業增加值數據均不及預期,但4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持平在50.1,連續兩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實體經濟預期向好。而中國政策暖風頻頻來襲,雖然央行一再強調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寬松趨勢逐步開始顯現。今年年初至今,我國央行已經先后兩次降準、兩次降息,為經濟助力的意圖十分明顯。
全球天然橡膠供需缺口正在縮小
ANRPC數據顯示,2014年成員國天膠產量為1096.9萬噸,較2013年下降1.8%。作為成員國之一的斯里蘭卡央行在2014年年度報告指出,因國際需求疲軟以及惡劣氣候對行業產生影響,2014年斯里蘭卡橡膠產量同比下滑24.4%至98,573噸。其中,占總產量50%的橡膠片產量大幅下滑22.7%至48,539噸;而膠乳縐膠片產量減少23.0%至11,832噸。消費方面,印度去年橡膠消費量增加3.7%,至1018,185噸。由于該國國內產量下滑,加之全球市場膠價低迷,促使印度輪胎生產商增加進口。為了刺激輪胎制造商加大在印度國內的采購力度,印度政府宣布自6月起將天然橡膠進口稅由20%上調至25%。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數據顯示,一季度ANRPC成員國天膠產量同比降3.2%。除越南、柬埔寨和菲律賓天膠產量分別增長4.5%、40.4%和5.6%外,其他成員國均為負增長。日前,印度橡膠管理局表示,由于主產區強降雨損及作物,印度4月天然橡膠產量同比減少11.8%至45,000噸。而從消費情況來看,今年1-4月,天膠消費同比增2.5%,印尼方面預計2015年印尼橡膠國內消費量將達70萬噸,主要由于各部門將把天然橡膠用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整體來看,全球天然橡膠供需缺口正在持續縮小。
進口量下降,國內庫存持續流出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4月天然及合成橡膠(包括膠乳)進口量為35萬噸,較3月的36萬噸減少2.8%。2015年年初迄今橡膠進口量共計133萬噸,同比減少15.9%。膠價長期偏低導致東南亞產膠國減少加工量。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成員國天膠出口量同比下降3.4%。
產膠國出口量的下降,就導致國內天然橡膠進口減少。而由于下游存在剛性需求,因此采購商只能將目光轉移至國內庫存上,從近期青島保稅區庫存變化可見一斑。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4月30日,青島保稅區橡膠總庫存21.27萬噸,較3月底21.95萬噸整體下滑0.68萬噸;較中旬減少0.68萬噸,降幅為3%。近期,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凈流出明顯,庫存繼續下降。據業內機構調研,后市的入庫計劃較難出現實質性的改善,整體來看貨源偏緊,存貨或繼續流出。
歐洲車市強勁復蘇,國內輪胎對歐盟出口快速增加
從汽車行業來看,今年4月份,西歐地區新車銷量為1,123,748輛,去年同期為1,052,844輛,同比增長6.7%;前四個月中,該地區累計新車銷量達到4,522,834輛,較去年同期的4,179,691輛提升8.2%。英國汽車制造商協會(SMMT)公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該國新車銷量同比增長5.1%,創下自2005年以來同期銷量新高。截至今年4月份,英國車市的增長態勢已連續保持了38個月。今年前四個月中,英國累計乘用車注冊量達到920,366輛,而去年同期為864,942輛,同比增幅為6.4%。
受益于歐洲汽車業強勁復蘇,歐洲市場輪胎產銷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中國對歐盟出口輪胎2324.9萬條,同比增長了11.4%,占同期中國輪胎總出口量的23%。歐盟進口卡車輪胎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包括來自中國的輪胎猛增50%。而由于輸美輪胎“雙反”,一季度中國對歐盟輪胎出口量超越美國。對美國出口輪胎僅為1462.8萬條,同比下降31.2%。目前不少國內輪胎企業將工廠轉移至海外,同時積極開拓歐洲市場,對于天然橡膠消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整體來看,由于去年膠價低迷,東南亞主產國產量出現同比下滑,但全球天膠消費存在剛性需求,消費量繼續增加,因此供需缺口有所收窄。上游方面,東南亞主場的聯合挺價對于膠價有一定支撐作用。而下游方面,隨著國內輪胎出口逐步轉移至歐盟,后市需求量依然較大。眼下雖然進入新膠開割期,但產量尚未明顯放大,需求引導下國內庫存快速得到消化,對期價仍將有所推動。從期貨盤面上看,滬膠主力1509合約自15000附近承壓下行,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調整,后市仍將繼續上漲,建議投資者關注期價在14000一線附近逢低買入機會,目標16000,止損13400。
作者簡介:林靜宜,2008年開始從事期貨行業,致力于商品期貨研究,現任瑞達期貨化工品研究員,擅長于基本面與趨勢研究,在期貨日報、新浪網、和訊網等主流媒體發表過多篇專業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