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膠期價沖高回落,4月中旬以來,本輪反彈累計漲幅已達2300點。周一,主力合約RU1509高開于14660元/噸,隨后多頭繼續高歌猛進,推動膠價盤中一路飆升至15270點的漲停板。不過,高位分歧逐步增大,空方在15000點關口上方的反撲也毫不示弱,持倉量猛增達到近三個月來的最大水平。數日膠著之后,橡膠期價有小幅回落,最終周五以14650元/噸報收。
由于受制于以新加坡交易所(SICOM)橡膠基準價格的定價體制,其長期的價格貼水現貨導致橡膠生產企業始承受虧損。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面,亞洲近十家橡膠生產商決定將在2015年下半年大幅提升價格,從而抵制以SICOM為準的定價體系。近期,亞洲橡膠船貨價格持續上漲,生產商通過限制產出、大幅提升升水來提振膠價。
從國內庫存來看,截至4月底,青島保稅區橡膠總庫存下降3%,至21.27萬噸,因標膠、復合膠出庫較多,入庫減少,導致本期庫存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目前,社會顯性庫存均處在歷史較低水平,由于今年干膠大量上市延后一個月,因而全乳膠價格具有階段性支撐。同時,短期內國內外收儲的天然橡膠不會投放市場,在供應相對偏緊的情況下,短期集中式補庫需求推升了滬膠期價走高。
未來,橡膠供需格局有望迎來轉機。首先,印度將上調天然橡膠進口關稅,由5%上升至25%,此舉將增加橡膠剛性成本。其次,俄羅斯進一步加強與泰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橡膠貿易呈數倍增長,預計2016年購買計劃達到8萬噸,從而緩解產膠國的高庫存問題。第三,產膠國自身也在加大橡膠需求的推動,通過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消化庫存。由此,市場整體預期也逐步從供過于求向全年緊平衡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