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泰國宋干節到來,膠農和膠廠迎來一周的停工期,短期膠水供應壓力減弱令膠價獲得上漲動力。受利多因素推動,本周國內滬膠期貨呈現震蕩反彈走勢,周一一度走高2.76%。雖說近期膠價展現出積極姿態,不過潛伏利空因素并未消失,時刻威脅著多頭,當下偏弱的終端需求依然掣肘膠價反彈空間。
膠水供應暫時停滯
本周開始泰國迎來宋干節長假。由于該節日在泰國人民心目中類似中國的春節,雖然法定假期為3天(4月13日至4月15日),但多數膠廠、貿易商、膠農都會放假一周,以歡度佳節。其中大部分工廠則會借機檢修加工設備,洗刷乳膠儲罐,因此這段時間對外供應膠水和煙片的數量會出現季節性回落景象。由于屬于周期性現象,膠價自然會因為暫時供應停滯而迎來階段性反彈行情,不過這種上漲持續性較差。因為宋干節畢竟只有一周時間,供應停滯期較短,加之節后產膠國低產期趨于尾聲,割膠季隨之到來并逐步轉入旺季,后期新膠上市步伐加快,供應壓力又將重新抬頭,不利于膠價再度上揚,因此這種階段性反彈走勢往往會成為空頭趁機加倉的機會。
供需整體過剩
首先,從全球供需角度來看,天膠價格長期低迷確實給產膠國產出帶來制約效應,供應壓力得到緩解,不過從中國橡膠年會上獲悉,今年東南亞產膠國依然會保持產量正增長勢頭。從中長期趨勢來看,全球橡膠供過于求未現緩和跡象,反而卻有加劇之勢。換言之,未來產膠國在供應端上創造的優勢依然不能戰勝需求端下降的劣勢,尤其當“中國需求”放緩后,膠價依然面臨因供需矛盾進一步加重而走弱的風險。據天膠生產國協會(ANRPC)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最大橡膠消費國中國預計今年橡膠進口量為425萬噸,雖然高于去年的410萬噸,但增速會放緩至3.7%,比去年的5%再度回落。進口增速回落的背后原因主要是預估今年中國橡膠消費增速會回落,由2014年的9%跌落至今年的4.6%。
同時,作為天膠消費景氣度指標的重卡銷售在旺季陷入慘淡境遇無疑從中觀角度上透露出“中國需求”的乏力。據第一商用車網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國內重卡銷售為6.6萬輛,不但比去年同期的9.7萬輛大幅下降32%,而且遠低于過去六年3月銷量的平均值9.66萬輛。而一季度累計銷售也不理想,僅為13.37萬輛,同比下降34%。這暗示在受到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回落的沖擊下,天膠需求萎縮程度非常顯著。此外,作為重卡傳統銷售旺季的3月遭受如此大的“挫折”也會給二季度埋下負面陰影,由于其背后諸多因素難以改善,例如今年開始施行的國四排放標準,在此之前的透支銷售以及用車成本增加均會給以后銷售帶來不利影響。而伴隨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行業投資萎縮,各地工程項目開工減少,重卡市場前景亦會悲觀,上半年同比兩位數萎縮將是大概率事件。
膠市需求乏力
除了中觀角度顯示天膠消費乏力外,微觀層面的多項數據指標也在體現這一特征。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今年3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7.5%,比上月大幅攀升了16.6個百分點。此外,在用膠最直接的輪胎企業方面,截至4月10日,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68.75%,環比上漲1.87個百分點,國內輪胎企業半鋼胎開工率為70.70%,環比微漲1.18%。無論是從現階段的開工率水平還是環比增幅來看,二者均遠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鑒于疲弱的終端需求,輪胎企業遲遲未敢對天膠原料采取集中購入舉措,隨用隨買的低庫存策略延續至今。
雖說近期云南產區也迎來潑水節,市場割膠積極性較低,供應壓力緩解推升膠價走強,不過面對節后新膠陸續上市的壓力以及下游終端需求疲弱的現狀,未來膠價走高缺乏持續性,反彈料將成為空頭趁機進場的較佳時機。(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