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4月15日報道,從滬膠1509合約上來看,期價在底部已經徘徊了近7個月,其間最大幅度的反彈也不超過3000點。而就目前基本面情況而言,需求疲弱供給寬松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我們認為,雖然長期的底部振蕩后不排除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但滬膠總體弱勢格局仍難改變。
美元指數偏強
美元指數雖然在100點附近受到壓力,在3月出現了連續三周的調整,但是總體偏強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受到美國經濟持續好轉提振,美元指數從2014年7月一直保持強勢。而美國的一系列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在不斷向好:一是3月ISM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升至57.8,前值為56.7;庫存指數從上月的54.5降至49.5。二是3月ISM非制造業就業指數微升至56.6,創2014年10月來最高水平。另外,今年年初,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6月加息,而目前一些投資機構預計,加息時點可能后延至9月。這反而給了市場更豐富的想象空間,美元指數在這種預期下,仍有繼續上漲的動力,不排除后市突破100點整數關口,上沖110點的可能。
鑒于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反相關性,美元的持續走強將使得東南亞橡膠的出口受到影響。天然橡膠價格將承受壓力,阻礙其價格反彈。
下游需求持續疲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3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7.5%,已是連續第三個月位于50%的警戒線之上,16.6%的環比增幅也令當月指數繼2014年11月(65.7%)以來再創新高。由此表明汽車滯銷情況仍非常嚴重。與此同時,重型卡車市場更不容樂觀。據第一商用車網統計,3月共計銷售各類重型卡車6.6萬輛,比去年同期的9.7萬輛大幅下降32%,其銷量還不到過去6年(2009—2014年)3月銷量的平均值(96558輛),市場下滑的慘烈程度明顯超出預期。1—2月的市場也很不理想,重卡市場一季度只銷售了13.37萬輛,同比下降34%。
由于重卡輪胎是天然橡膠的主要消費源,重卡汽車的低迷預示著天然橡膠下游需求的啟動仍需要經歷較長時間。
供給壓力仍然存在
據了解,截至3月底,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為21.81萬噸。4月上旬入庫數量有限,預計中旬預報庫存將在22萬噸,4月將小幅增長,但是仍比1月底的16萬噸上漲了37.5%。4月下旬海南天然橡膠產區也進入新的割膠季節,天然橡膠庫存可能繼續走高。由于下游消費能力有限,增長的橡膠庫存對價格有一定壓力。
綜上所述,從中長期來看,天然橡膠仍難形成大幅上漲行情,但是短期價格已經接近生產成本,繼續下跌的空間也不大。因此,在一段時期內膠價可能維持底部振蕩,振蕩區間維持在12000—14000元/噸。(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