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4年,OPEC國家獲得了7300億美元的石油出口收入,低于2013年8240的收入,也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油價的下跌是導致OPEC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這一數字中未包括伊朗的數據。
沙特阿拉伯占到OPEC總收入的約三分之一,共計出口石油2460億美元。OPEC預計,石油出口收入將在今年大幅下降至3800億美元。
近期,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美國的原油庫存中有所體現。
周三,EIA數據顯示,美國3月25日當周EIA原油庫存增加476.6萬桶,多于預期的增加420萬桶,此前一周為增加817萬桶。美國EIA原油庫存總量再創新高。
近日,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攀升,但可供存儲原油的地方有限。市場擔心當原油多到無處可儲藏時,將觸發油價暴跌。財經博客Zerohedge甚至預計,美國原油最早可能于6月“無處可藏”。
而今天伊朗核談判取得的進展更是加劇了原油供大于求的可能。
今天,伊朗與六國就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為最終協議奠定了基礎。根據框架性協議,伊朗核計劃將受到最長達25年的限制,起初10年限制嚴格。聯合國確認伊朗履行重要承諾后,將放松對伊朗制裁。消息公布后,油價走低。
投資者高度關注伊朗核談判進展。伊朗擁有全球10%原油儲備和近五分之一天然氣儲備,投資者擔心若國際社會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生產的原油會流入市場,加劇原油市場供大于求格局。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伊朗核協議若達成,那么短期內原油價格將進一步承壓3~5美元,并且今年下半年原油價格的復蘇將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