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在第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中央或即將推出新一輪的穩增長政策。政策工具的選擇上與地方較為一致,主要將強調增加有效投資。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環保、水利、交通、通信四大領域依然將是重點。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上發表主題講話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增長率,增長7%左右,已相當可觀。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政策工具多。
而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也表示,“我們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余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
事實上,地方政府已經先于中央出手。近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共包括措施66條,涉及生態環保、交通設施、能源設施、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社會事業、“高精尖”產業等7個領域136個示范項目,預計吸引社會投資金額將大大超過前三批總量之和2600億元。
3月26日前后,貴州省11個地市則集中開工了一批重大項目,共涉及投資金額2417.23億元。此外,從年初召開的各省(區、市)的發展改革工作會議上看,各省份普遍強調要“突出強化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