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于昨日正式啟動總額1.1萬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此舉是為進一步刺激歐元區經濟復蘇。根據這一計劃,歐洲央行將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政府和私人債券,持續至2016年9月。歐洲央行將以負收益率購買債券,只要收益率在購買時不低于該行的存款利率-0.2%即可。
來自歐洲央行昨日晚間發布的消息顯示,歐元區成員國央行已經開始量化寬松,歐洲央行已開始購買德國和意大利債券。在此背景下,德、法、意、西等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均有所下跌,其中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4個基點至0.36%;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4個基點至1.28%。
歐洲央行啟動1.1萬億歐元量化寬松,對資本市場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分析師張遠昨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元區的制造業目前問題多多,歐元區的通縮風險也已經達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投資者對于歐洲央行量化寬松的實施可謂是久旱逢甘霖。但在此同時,歐元兌美元匯率也因此應聲下跌,歐元的貶值步伐或許才剛剛開始。
招商證券投顧陳杞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經濟萎縮的情況下,央行歐洲央行啟動量化寬松短期將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可能讓歐元區恢復可持續增長。
德意志銀行周一表示,由于歐元區巨大的產出缺口使其在短期內無法提高通脹率,歐洲央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加息。德意志銀行還進一步指出了歐洲央行無法加息所帶來的后果:一、歐洲只有股市收益率會上漲。而歐元區其他主要受貨幣政策影響的資產,其收益率應會降至零;二、歐元還會進一步大幅貶值。如果歐洲央行繼續實施日本央行曾實施過的量化寬松政策,那么投資組合現金流也需適應這一新政策。這一政策也許花費了幾個月就使得國債收益率降為負,但這一政策也許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使投資于金融市場的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除此之外,歐元區的寬松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刺激,還要經過企業決策層用手投票和消費者用腳投票這兩關,才能成為經濟的真正推動力。歐洲若想成為其他國家的凈債權國,至少需要再另外向外投入1萬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