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3月5日報道,本周以來,國內滬膠期價接連下挫,偏空情緒重新占據主導地位,短短四個交易日內,橡膠1509合約累計跌幅已達4.71%。
“降息幅度弱于預期,導致在流動性利多因素出盡后,天膠市場做多熱情迅速消散,投資者重新審視疲弱需求端環境給膠價帶來的負面影響。”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在缺失短期利多支撐的背景下,滬膠將重回由弱勢基本面籠罩的陰影之中。
降息難“解渴”
“由于降準降息舉措在2月剛剛釋放過,因此3月再度出臺的預期較低,盡管多頭仍可依托可交割標的物較少的優勢力挺膠價,但繼續拉抬的底氣已然不足。”寶城期貨研究員陳棟表示。
盤面顯示,繼前三個交易日持續大跌之后,本周三橡膠1509合約震蕩回調收陽線,收盤報12935元/噸,跌幅0.39%。截至昨日收盤,橡膠1509合約成交量為353704手,日增倉11958手至194532手,其中前20名多頭增持多單4666手,前20名空頭增持空單5448手,空頭暫據上風。
有觀點認為,滬膠近期放量下行,與央行降息及原油反彈所帶來的利多極不相稱。對此,興證期貨高級研究員施海表示,雖然央行降息降低資金成本,但對實體經濟的利多作用在遞減,對天膠產業下游需求利多同樣難以立即產生效果。
陳棟同時指出,從長遠來講,國內再度降息雖會緩解天膠產業鏈上下游經營困境,然則積重難返,眼下釋放的貨幣政策力度尚不夠,累積效應還未引發行業拐點出現,降息舉措更多折射出經濟繼續下行現狀,暗示需求趨弱的事實。“由此可見,在目前階段,多頭只是倚仗流動性預期進行炒作,一旦利多兌現,殘酷的供需端慘景會重新籠罩膠市。”
膠價積弱難返
展望后市,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供應壓力凸顯、終端需求疲弱、油價支撐作用趨弱等利空影響下,預計橡膠價格將重回弱勢震蕩格局。
陳棟告訴記者,盡管天膠價格長期低迷令東南亞膠農放棄割膠現象增多,進而導致產膠國產量在去年出現實質性回落,但是幅度不及需求端下降的程度,而在進口量減少的背景下,國內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在2月末繼續攀升至21萬噸以上,更是表明下游需求的慘淡現狀。
綜合來看,安信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胡華釬認為導致膠價低迷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終端需求不容樂觀,國內重卡和輪胎行業不見回暖,輪胎企業開工率持續下滑及其天然橡膠庫存相對充足;二是泰國收儲政策效應減弱,國際橡膠聯盟會談未能達成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來進一步支撐膠價;三是天然橡膠等國內大宗商品對中國經濟溫和回暖和央行降準降息等利好反映明顯滯后;四是目前油價止跌反彈對天然橡膠價格影響較弱。
“當下國內輪胎行業存在的風險,終端需求不濟等負面因素會時刻威脅膠價上漲步伐,預計后期滬膠走勢將回歸由弱需主導的行情之中,1509合約在13500元/噸一線上方面臨較大拋空壓力。”陳棟說。
胡華釬指出,滬膠1509合約連續大跌后,重新回到了12000元/噸至13500元/噸的箱體震蕩區間。目前滬膠走勢處于關鍵時點,未來一旦突破箱體上下沿線,那么意味著大級別的趨勢行情形成,震蕩時間越久,上下的空間越大。(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