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落至49.8,大幅不及預期及前值,這是該數據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中國1月官方制造業PMI 49.8,與2012年9月數據相同,預期50.2,前值50.1。該數據最低值為2012年8月的49.2。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PMI繼續回落的原因時表示:
一是受元旦春節及季節性因素影響,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減緩。近6年除2012年外,其他年度1月的PMI環比均為回落;
二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相關行業企業的生產受到較大影響,1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41.9%,近6個月逐月回落;
三是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繼續偏弱,訂單增速連續回落。
對于PMI跌破50,民生宏觀管清友團隊認為原因有四點:
一是因銷售弱、庫存高,融資緊而不斷向下的房地產投資;
二是因總需求不足,過剩產能未出清,不斷下行的制造業投資;
三是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對私營部門惜貸甚至抽貸,不斷下行的私營部門投資;
四是因反腐和財稅改革,地方政府無法肆意舉債發展經濟,無法完成托底任務的公共部門投資。可見,未來經濟若需要企穩,也能依賴基建投資托舉。
展望中國制造業前景,趙慶河認為,
從采購經理指數歷史數據看,春節前后PMI走勢會出現一些波動,制造業表現尤為突出。本月制造業PMI弱于往年同期,制造業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PMI具有較強的預測和預警作用。該數據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盡管受元旦、春節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中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往年通常在此階段會有所減緩,但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制造業PMI跌破50榮枯線令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憂慮進一步加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多數分項數據顯示出下行趨勢,意味著當前經濟增速仍存較大下行壓力。
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制造業產出和新訂單數據雙雙下滑,而新出口訂單和就業指標萎縮程度尤為明顯。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中國一年多來不斷推出降息等支持經濟發展的措施,但中國2014年GDP同比增速仍從前一年的7.7%跌至7.4%,創下1990年以來最低增速。
不僅如此,中國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均令人心憂:
匯豐中國1月制造業PMI跌至53.7,創下2014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去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長8.6%,為1991年以來首次重回個位數時代。2014年,被稱為“克強指數”指標之一的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3.9%;另一個指標——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8%,為2003年這一數字公布以來最低。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房地產業也并未出現出明確的回暖趨勢。
此外,人民幣近期因美元強勢存在貶值壓力,這令拉動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之一的中國出口承壓。
民生宏觀在標題為《熄火的引擎》這一評論文章中表示,未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一是近期房地產銷售明顯走弱,至少上半年都看不到房地產投資反彈;
二是制造業受制于終端需求不足,制造業產能過剩沒有資本開支動力的動力,從歷史數據看,制造業投資滯后于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需要半年以上的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恢復和庫存有了可觀的去化,目前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三是商業銀行風險偏好沒有恢復,目前看,銀行還是對私營部門繼續保持惜貸的態度,私營部門融資成本高企,在經濟通縮的大環境下,不僅不會有資本開支的動力,還需防范信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四是城投被剝離地方政府融資功能增加了公共部門投資的融資難度,地方政府債務無法再肆意擴張。
五是近期人民幣匯率端壓力制約央行貨幣寬松區間,降準降息被迫延后。
總體上看,經濟下行壓力仍會延續,仍高度依賴基建投資加碼托底,但未來的經濟增速不可能與過去地方政府債務肆意擴張和房地產繁榮時期相提并論,而過去的繁榮依賴的引擎正在全面熄火,而繁榮所能掩蓋的信用事件會逐步暴露。
華泰宏觀評論稱,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政策需維持寬松:
疊加需求疲軟、季節性以及企業運營周期等因素,本月生產及新訂單指數繼續收縮,庫存去化仍顯壓力,總體上看經濟仍存較大下行壓力,其中出口訂單和就業指數的下滑正逐漸構成風險項,結合近期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未來央行在增長、物價、就業以及國際收支等中介目標上操作難度加大;
此外,中小企業景氣回升在1月成為亮點,這與前期政策上對于中小企業在信貸和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密不可分,387號文后中小銀行通過同業渠道獲得可貸資金的能力增強,預計央行在總量上仍將維持寬松格局,同時定向支持中小企業將是一個長期政策。
下圖為歷史數據:
以下為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全文: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3%,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仍位于臨界點以上,保持擴張態勢;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6.4%,比上月回升1.2和0.9個百分點,收縮幅度均有不同程度收窄。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51.7%,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生產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但擴張步伐有所放緩。
新訂單指數50.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增速微幅回落。
從業人員指數47.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
原材料庫存指數47.3%,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生產用原材料庫存量持續回落。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2%,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上方,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