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證監會28日晚間表示,根據整體安排,在前期對46家證券公司現場檢查之后,近期將對剩余46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現場檢查。機構分析認為,證監會對兩融業務進行全面檢查,同時考慮到銀行也開始將股市調整的風險納入資金投向的考量,通過降準釋放基礎貨幣的大門或許已經打開。
證監會表示,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證券公司共91家,證監會曾于1月16日向市場通報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近期將對剩余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這屬于正常的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認為,證監會在呵護股市和降低風險之間最終會傾向于降低風險,否則前者也會面臨最終落空的風險。尤其是在上次核查兩融業務但結果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之后,兩融余額再創新高,說明監管層的手軟只會導致股市積累更多的風險。一旦股市因為兩融再次出現踩踏和連續去杠桿的境況,那么后續股市調整的概率和幅度都會較大,這顯然符合當前政府對股市的預期。
報告認為,近期隨著美元升值人民幣出現了快速的貶值,在美元升值具有非常強的可持續性的背景下,人民幣也會面臨持續的貶值壓力。之所以美元具有強烈的升值預期,是因為美債收益率在主要發達國家中依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尤其是考慮到歐洲央行的放松導致債券資金大幅流出歐洲地區。
在人民幣面臨持續貶值壓力下,外匯占款投放基本失效,基礎貨幣的匱乏導致資金利率持續處于高位,央行通過SLO、逆回購投放資金的做法越發顯得手忙腳亂。而一旦證監會對兩融業務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考慮到銀行也開始將股市調整的風險納入資金投向的考量,通過降準釋放基礎貨幣的大門或許已經打開。另外,如果央行本身無法控制資金的流向,那么就應該回歸自身最初的定位—為市場提供流動性,資金流向本就不應該進入央行的目標函數之中,能做的就是當市場缺乏流動性時注入流動性,否則資金利率、貸款額度和降低融資成本等目標都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