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總結成績的時候了,哪一家考分高,哪一家不及格?
除了華菱之外,行業排名前9家重卡企業均已在2014年底左右,召開了2015商務年會,并公布了各自的2014年成績。對照2013年底時定下的2014年目標,哪幾家重卡企業考了高分?又有哪幾家的成績較差,實際銷量離計劃尚遠呢?
現筆者盤點如下。
(備注:下表內數據以各家年會公布的數據為準,括號內的數據為中汽協數據。)
解放、江淮考高分 超額完成目標
哪一家考分最高?當屬一汽解放、江淮,這兩家企業均超額完成了預期計劃。
解放的2014年目標是,“整 車銷量17.7萬輛,其中中重卡銷量16.2萬輛”。2015年會上,一汽解放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荊青春在作2015年營銷工作報告中表示:“2014 年,一汽解放預計全年中重卡銷售16.7萬輛,輕卡1.1萬輛,銷售總量為17.8萬輛。”(從中汽協數據中查到,2014年,解放重卡銷11.66萬 輛,中卡銷5萬輛,中重卡合計為16.7萬輛)可見,從銷量來看,解放2014年超額完成了目標。
此外,一汽解放的2014年目 標中還涉及到中重卡市場份額——“相比2013年再提高1%,市場份額達到18%”。細算下來,解放2014年的17.8萬輛中重卡銷量在全年99.2萬 輛總銷量中,占比為18%,同比去年17%份額恰好提高了1%。也就是說,無論銷量還是市場份額目標,一汽解放都完成了自我設定的任務。
為何一汽解放擬定的銷量計劃, 能如此精準?或許,這與其對2014年市場判斷有關。解放2014年會時判斷,“對2014年市場持保守態度,2014年中重卡銷量會下降10%”。出于 對市場的不看好,一汽解放調低了2014年目標(比2013年的設定低),自然也就更容易完成計劃。
另一家超額完成目標的是,江 淮,以“3.98萬輛,市場比重5.4%(中汽協數據)”的2014戰果,實現了“確保3.5萬輛、力爭4萬輛,總體市場占有率5%以上”的目標。雖然江 淮超額完成目標的部分原因,是受益于“委內瑞拉的5239輛重卡大單”,但這也算是江淮重卡多年來開拓海外市場的結果,而且即使沒有這一大單的出現,其 2014年也基本能穩穩完成3.5萬輛的預期目標。
第一梯隊完成情況較好:福田略低 另3家較高
盡管2014年重卡市場下滑了4%,但行業第一梯隊——前5家企業各自市場表現仍都不錯,除了重汽躍升一位、與一汽解放發生“位置互換”外,各家均保持了原有排名位置,且預期目標完成情況都還不錯,起碼都考了“良”。
對比2014年目標時,筆者發現,第一梯隊中,2014年成績與預期目標差距最大的是,福田戴姆勒,其在不公開的年會中提出了“整車實現銷售14.15萬輛,其中國內市場13.15萬輛,海外市場1萬輛”這樣的2014年目標,但實際上只“考”了“全年10.1萬輛,其中國內9.5萬輛,出口0.6萬輛”的成績,折算下來,任務完成率僅為71%。
此外,東風商用車在年會中給出 的目標總是比較含糊——“保持市場份額不變”,即在各細分領域保持份額不變。由于數據不全,筆者對比了東風商用車在中重卡領域的數據,2014年為15萬 輛,占比重15%(14年中重卡總量為99.2萬輛);2013年為17萬輛,占比重16%(13年中重卡總量為106.2萬輛)。也就是說,東風商用車 2014年在中重卡領域份額降低了1%,沒有如愿完成目標。
重汽、陜汽兩家均未完成各自在 2013年底時設定的目標。2014年,重汽對于整車、重卡的兩者目標都沒有實現,其完成率分別為88%、87%。而且,重汽T7H的銷量僅為4736 輛,仍遠遠未達到其2012年時就提出的萬輛目標;陜汽提出的“整體12萬輛,其中民品9.5輛”的目標也未完成,實際成績為“全年重卡10.36萬輛, 民品突破8萬輛”,兩個目標的完成率分別為87%、84%。
由此可見,前5家重卡企業在2014年表現還不錯,沒有市場大滑落的情況出現,但部分企業在目標完成情況中略有不理想。
第二梯隊完成情況較差:目標過高 距離較大
相比起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總體目標完成情況明顯較差,除了江淮超額完成外,紅巖、華菱、北奔這3家企業的與目標均差距較大。特別是北奔,任務完成率不及50%,算是唯一一位“不及格”考生。
紅巖情況還略好,在“2014 銷量3.2萬輛”的目標驅使下,2014年交出了“銷車2.5萬輛”成績。雖然紅巖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其在未來有較大上升空間的公路運輸市場中獲得較大 提升,牽引車上升59%,載貨車上升35%。可惜的是,紅巖沒有保持住原有的優勢市場,其自卸車下滑了26%。這也許,與紅巖市場策略調整有關,但抓住新 市場同時,還是不能忘記老市場。
華菱還未開年會,而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其2014年銷車1.88萬輛,下滑了19%,不但未完成2014年初定下的“銷量3萬輛,比2013年增長30%”目標,也沒有保持住2013年增幅達50%以上的高增長勢頭。華菱對于2014年任務的完成率也僅為63%。
前9家重卡企業中,北奔 2014年表現最差,自然也成了“不及格生”,目標完成率不及50%。不過,北奔的大幅下滑與高層調整有關,2014年4月,王世宏重新執掌北奔后,逐漸遏制了下滑態勢。此外,北奔原定的2.5萬輛銷量目標也略偏高,其2013年銷量也不過1.8萬輛。相對而言,北奔在2014年能取得1.05萬輛的銷量 還算不錯,若沒有緩減下滑趨勢,年底幾乎就進入了不足萬輛的“邊緣化”隊列。
總的來說,第二梯隊的企業定的目標都有些偏高,完成的情況自然也不好,也許初衷是為了達到激勵的目的,但每年總不能完成任務,難免就容易讓人灰心了。
筆者手記:成績總結完了,似乎每年總會有些企業定下的目標特別不靠譜,而排名越靠前的企業定下的目標相比會靠譜一些。定目標,企業應是為了激勵員工不斷刷新成績,若每次目標總是不靠譜,或許,目標就起不到激勵作用了,定不定目標似乎不重要,反而是浪費了開大小會議的時間。(方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