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1月20日公布2014年四季度的GDP數據,分析師警告,如果數據不及預期,大宗商品可能會遭遇新一輪的暴跌潮。
“銅價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銅價近日的暴跌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經濟增速不僅是在放緩,而且是在超預期地放緩。”IG公司市場策略分析師Evan Lucas在一份紀要中提到。
他說,如果下周二的數據糟糕,那就等著商品市場新一輪潰敗吧。
本周三銅價暴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華爾街見聞曾報道,當天亞市早盤銅價斷崖式下跌,最高跌幅達到8.7%,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稍早前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經濟的預期。
中國在大宗商品市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多種能源和金屬的最大消費國,其中也包括銅。
“我們認為,銅價近期承受著如此大的壓力意味著,要么是(中國)需求顯著放緩,要么是其影子銀行系統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是兩個因素同時顯現。” 美銀美林中國股市策略師崔偉周三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到。
按照彭博的預期,中國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將從三季度的7.3%滑落至7.2%,這一水平僅僅高于2009年一季度,當時因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和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認為,如果中國經濟下滑的速度超過預期,可能引發市場對商品需求愈加低迷的擔憂,市場會做出反應。
但即便是數據符合預期,商品市場可能也會出現拋售。Kowalczyk稱,中國經濟增速降至5年新低對商品市場來說也不是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