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過各種工具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適度充裕的態(tài)度得以延續(xù)。
昨日午后,有消息稱央行當天續(xù)作約2800億元到期的MLF(中期借貸便利),主要“一對一”面向中信、浦發(fā)等股份制銀行。一位股份制銀行債券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從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適度充裕的角度,此次“續(xù)作合理,并在預期之內”;而且,如果銀行按照央行要求將去年10月份通過MLF所得的款項用作支農支小,其期限也要長于MLF的3個月期限。
不過,對于此次續(xù)作MLF是否涉及新的投放,以及價格較10月份的3.5%是否有變化等細節(jié)尚不得而知。
去年10月,央行通過MLF向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較大規(guī)模的城商行和農村商業(yè)銀行投放基礎貨幣2695億元,期限3個月,利率3.5%。上述股份制銀行債券交易員表示:“央行多次公開表態(tài),通過各種工具組合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適度充裕,從此角度來看,續(xù)作是合理的。”
本輪新股發(fā)行達到20多家,凍結的資金預計超過1.5萬億元,引發(fā)市場對資金面的擔憂。但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研究員鄧海清認為,資金面至多從寬松走向平衡,不會出現(xiàn)大面積緊張。
首先,用于IPO申購的資金只是從銀行的一般存款賬戶轉至證券保證金賬戶,銀行凈頭寸不受影響,資金仍在銀行體系內,所影響的僅是結構性劃轉帶來的在途資金增加,因此上午緊張下午寬松是IPO對流動性影響的常態(tài)。其次,從銀行間成交量來看,不少機構早已融入14天以上的資金,提前對此做了準備。另外,IPO只有和其他時間點疊加才會加劇資金緊張,而目前其他因素對資金面的影響均中性偏正面。
去年11月下旬也是新股密集發(fā)行期,面對市面上銀行體系流動性緊張的擔憂,央行表示“需要時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而在2015年工作會議上,央行又強調會通過各種工具組合,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可見,手握各種工具的央行,既不會走“大水漫灌”的老路,也不會讓資金緊張超出市場的承受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