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 27 日表示,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和經濟衰退尚未見底的情況下,我國對外經濟運行保持了發展良好、結構優化的基本態勢,主要體現為對外經濟交往穩步擴大,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方上浦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長三角地區金融論壇上說,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發展的影響,我國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資金流出現象,外匯收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順差,一季度末外匯儲備余額 19537 億元,比去年年底增加 77 億元。盡管同比增幅減少,但還是凈流入。
方上浦還表示,下一階段外匯管理部門將按照“保增長、防風險、促平衡”的思路,從四方面改進和加強外匯管理與服務。
一是繼續大力促進貿易便利化,推進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制度改革,實現貿易外匯管理向更加便利企業的方向轉變。大力支持上海、廣東等地區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認真做好相關外匯管理的配套工作。積極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設、長三角地區金融協調發展和區域金融服務一體化的進程。
二是支持境外投資的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直接投資相關外匯管理的法規政策,完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和境外放款,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三是大力發展外匯市場,改進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穩定增加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加大外匯業務合規性檢查,嚴厲打擊外匯違法行為。
四是完善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和應急管理,完善國際收支風險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外匯資金流動的雙向監測,建立國際收支的應急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