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已對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轎車和輕卡輪胎征收的反補貼稅率做了初步裁定,對山東永盛橡膠征收最高稅率,高達81.29%;對固鉑輪胎(昆山)有限公司將征收12.50%的關稅,對福建佳通輪胎有限公司將征收17.69%的關稅,對國內其他企業征收15.69%的關稅。雖然此裁決尚未最終裁定、公布及實施,但通過近兩天的調研發現,初步裁定消息雖已在輪胎行業引起強烈的反應,但更多的是無奈,早在美國剛提出雙反調查的時候,國內企業就知道征收高額關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對此結果只能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1. 事件進展
2014年6月3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對中國制造輪胎反補帖和反傾銷調查。
2014年7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自中國進口的輪胎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輪胎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2014年8月14日,美國商務部選定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建佳通輪胎有限公司為反補貼強制應訴企業。
2014年8月27日,美國商務部確定山東永盛橡膠和福建佳通輪胎(含關聯企業)作為反傾銷強制應訴企業。
2014年10月7日,山東永盛橡膠退出反補貼和反傾銷兩項調查。
2014年10月8日,美國商務部選定賽輪輪胎和固鉑成山輪胎為應訴企業。
2014年10月9日,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局推遲對中國輪胎反傾銷調查初步測定,決定新的截止間為2015年1月20日,原截止時間為2014年12月1日。
2014年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認定中國輸美輪胎享受不公平政府補貼,即將對中國的輸美輪胎征收反補貼關稅,關稅幅度為12.5%~81.29%。
2. 事件影響
(1)雙反影響逐漸顯現
鑒于2009年中美特保案的經驗,在2014年6月3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對中國輪胎進行反補帖和反傾銷調查的那一刻,國內輪胎企業就有所戒備,做好兩手準備。往年經驗,雙反調查時間最短維持半年,在這半年時間內,尤其是剛提出雙反調查的后幾個月,國內企業輸美輪胎進行加量,但是隨著調查事件的不斷推進,美國反補貼及反傾銷稅率的逐步確定,筆者認為后市輸美輪胎數量將有所減少。
雙反調查影響除了在數量及均價上有所體現外,國內輪胎企業運行情況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① 前期市場瘋傳”某某企業大幅度裁員“、”某某企業半鋼胎開工降了三分之一”的負面消息,筆者認為這并不是空穴來風,以出口美國為主要市場的某輪胎企業在輸美輪胎數量大幅度縮減的情況下,雖已進行貿易轉移,但其他市場需求量一時難以填補美國龐大的空缺,導致廠內庫存積壓嚴重,減產、裁員也成為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② 出口美國市場的門檻越來越高,對個別企業來說已經關閉。歐洲市場成為目前大部分企業爭奪的對象,低價競爭仍是國內企業管用手段,可觀利潤將難以保證。
(2)加速海外建廠進程
早在2009年中美特保案以及其他國家的效仿時候,國內企業就意識到為了規避貿易摩擦和貿易壁壘,海外建廠成為必然。賽輪越南建廠,實現年產350萬條半鋼胎的生產能力,目前工廠維持小批量生產,針對此次雙反調查,該廠對境內外半鋼胎訂單進行調配,將輸美訂單轉移至越南工廠生產。玲瓏泰國建廠,實現年產200萬條轎車胎和輕型卡車的生產能力,目前工廠日產已近萬條,且訂單供不應求。海外建廠的企業還有中策泰國建廠、奧戈瑞印尼建廠、三角俄羅斯建廠,除此之外,雙星泰國建廠合同已于今年8月份簽訂。
(3)加速輪胎產業升級
2009年中國特保案實施期間,中國仍有輪胎出口至美國,多數都是高端產品。在這次美國雙反高稅率的壓制下,如果企業不放棄美國市場,必須出口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獲得競爭。所以國內企業必須自身找原因,提升產品質量、改善售后服務、加強市場開拓、加大品牌宣傳。風神、中策、三角等多家企業生產的子午線輪胎,已被美國環保署認定為綠色輪胎,這對國內其他廠家來說既是激勵,也是榜樣。
3. 事件調研
針對國內企業對美國征收反補貼稅率的看法、美國提出雙反調查后國內企業受到的影響以及國內企業采取的措施等一系列問題,筆者對國內輸美數量較大的15家輪胎企業進行了調研,其中山東地區11家,江蘇地區1家,北京地區2家,四川地區1家。樣本企業半鋼胎年產能均在600萬條以上,且出口市場占總產量的60%以上。
此次反補貼稅率初步裁定雖已傳出,輪胎市場無奈多于震驚。從調研結果來看,12家輪胎企業有5家表示此次結果是意料之中的,而且15%左右的反補貼也是可以接受的,通過抬高出口價格實現利潤也是不無可能的。12家輪胎企業中有1家認為此次征收反補貼稅率是意料之中的,但15%左右的稅率高于預期,從反補貼構成來看,中國炭黑采購占比最大,佳通占比9.89%,固鉑占比10.47%。12家輪胎企業中6家對此次征收反補貼稅率無任何看法,如個別國內臺資企業表示面對美國雙反調查,美國訂單已轉移至臺灣總部,相關事宜由臺灣總部全權受理。
4. 事件延伸
巴西
2014年6月17日,巴西發起了日落復審,并擬于10個月之內做出裁決,是否再征5年懲罰關稅,目前結果待定。巴西的反傾銷調查也涉及小汽車輪胎,規格跟美國的“雙反”相似,但有限制。
2013年12月18日,巴西對中國產摩托車輪胎征收懲罰關稅,稅率是2.21-7.4美元/千克。
2012年9月6日,巴西對中國產自行車輪胎反傾銷調查進行立案,2014年6月18日終裁,懲罰稅率為0.25-3.85美元/千克。這是巴西第三次對中國產自行車輪胎發起調查。
印度
2008年10月21日,印度對中國產公共汽車和卡車子午線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進行立案。2010年1月1日終裁,反傾銷稅率最低24.97美元/套,最高88.27美元/套。
2005年12月,印度對中國產客車和卡車斜交輪胎發起調查立案。2007年6月做出最低價,根據不同規格,每條輪胎價格不能低于3.92-121.67美元。2012年8月2日,該案日落復審終裁,懲罰稅率為1.12-1.31美元/千克。
埃及
2002年5月29日,埃及對中國口的卡車和大客車輪胎征收67%-195%的反傾銷稅。2007年,日落復審結果為繼續征收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
2014年3月4日,埃及對自中國進口的卡車和大客車輪胎反傾銷日落復審案做出終裁,延長征收5年反傾銷稅,稅率為3.8%-60%。
阿根廷
2009年9月17日,阿根廷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輪胎征收5年懲罰性關稅。此外,阿根廷對中國產轎車、客車、卡車的輪胎也進行了反傾銷,目前已經終止征稅。
2014年9月22日,阿根廷對原產于中國的自行車輪胎啟動第二次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
俄白哈
2014年9月10日,歐亞經濟委員會(俄白哈關稅同盟)立案對中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很多企業已提交抽樣問卷。
哥倫比亞
2013年6月12日,哥倫比亞對中國產大客車和貨運機動車輪胎做出反傾銷終裁,對稅號為4011.20.10.00的徑向輪胎征收反傾銷稅,設定基價為5.37美元/千克,當報關FOB價低于基價時,稅額為兩者差價。
觀點:
美國雙反最終裁定已經板上釘釘的事,只是時間問題,稅率的高低對國內企業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高額的稅率對個別企業甚至是毀滅性。不管此次美國雙反調研最終結果如何,中國輪胎企業都要明確自的定位,摒棄目前低價無序競爭的惡性循環,改變現狀,向國家化企業學習。
(以上評論僅為撰稿人經驗及觀點 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