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橡膠市場價價格最高達到43000元/噸,現在降到11000元/噸左右,跌了差不多75%,農戶都要砍掉橡膠樹改種其他作物了,我們必須找到方法應對。”11月18日,在海口舉行的第二屆海南橡膠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不少天然橡膠企業代表提到橡膠價格低迷一事,如何走出“寒冬”成為與會嘉賓爭相討論的議題。
長時間天然橡膠價格的不斷下探,給關聯上市公司業績帶來顯著影響。根據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報顯示,公司1至9月份實現凈利潤810.67萬元,同比下降94.98%。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24億元,同比下降6.85%。
公告披露,前三季度海南橡膠基本每股收益0.0021元,每股凈資產2.2832元。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公司利潤受膠價持續低迷影響,較上年同期可能大幅下滑。
海南橡膠需建立信心拉伸產業鏈
對于橡膠產業當前遇到的困境,海南橡膠集團董事會秘書董敬軍表示此次橡膠價格走低超常態,但也可以看成新常態,“未來一段時間橡膠價格的高價位彈跳,這種情況會普遍持續存在。”
董敬軍強調,無論困境發展如何,海南橡膠首先要建立信心,沉著冷靜地面對目前格局。“在具體的措施上,我們需要穩住,穩住目前的橡膠隊伍,穩住產業持續發展的現狀。其次,盡可能的想辦法在市場開拓方面、在產業的延伸方面做拓展,提高產業產品附加值。第三,緊緊依托產業的下游,保持產品訂單不減少,與終端客戶加強戰略合作。”
董敬軍認為,此次橡膠價格的低迷對企業或產業而言不失為一個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沉著應對,能夠在目前價格低迷中找到有利于實行突破的方向,對產業發展可能也是一個契機。像我們可以找一些海南島外的產業,形成某種形式的合作,并把產業形成從縱向向橫向發展,把產業鏈拉升延長。這個時候,對于海南橡膠這樣一家上市公司來講,就是機會。”
穩定膠工情緒:補貼原材料收購價格
記者獲悉,受橡膠價格持續低迷影響,橡膠棄割現象已在海南一些市縣橡膠種植區出現,農戶棄管現象尤為普遍,個別地方甚至砍掉橡膠樹改種其他作物。
“這個現象的出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膠工作為最低層的生產者,他們也要考慮到自身的生存。現下,我們整個海膠系統實現的是一種家庭承包經營管理模式,市場價格好的時候,膠工收入非常高,可以達到數萬元;市場價格低迷時,膠工的收入就非常低,對他們的生活會帶來困難。”董敬軍表示,為了穩定膠工情緒,海南橡膠會拿出部分企業發展前期積累下的成果與膠工分享,這種分享包括膠工社保、生活補貼、原材料收購價格補貼等。
董敬軍以為,當前橡膠價格環境對每一個地區都是考驗,海南橡膠集團如果不挺身而出,可能會導致膠工出于自身利益出現大規模橡膠砍伐,后果不堪設想。“我們大家都知道,橡膠從種植到規模的出產,少則也得七八年,一旦我們海南出現大規模砍伐橡膠樹的情況,可能就會對整個海南橡膠產業帶來致命打擊。因此這個特殊時期,海南橡膠集團作為橡膠產業的主力軍,必須主動承擔責任。”
同時,為穩定海南橡膠格局,董敬軍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海南橡膠集團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如說狠抓橡膠的生產與管理,擴大市場營銷力度,產品的深加工等。
據介紹,海南是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截止到2013年,海南共有膠園面積788萬畝,年產干膠40余萬噸。天然橡膠產業不僅僅是海南社會經濟發展中最具區位優勢的產業,更是海南百萬膠農賴以生計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