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實質性談判于周一正式結束,兩國在投資、金融等領域達成數十個協議。但本次談判汽車并沒有被列入韓中FTA關稅減免對象,或將預示韓國汽車制造商將加快中國本土化戰略步伐。
韓聯社援引分析稱,汽車未被列入韓中FTA談判關稅減免對象,符合兩國汽車行業的利益。目前,中國對進口車征收22.5%的關稅,韓國對進口車征收8%的關稅。韓國汽車行業一直擔心若汽車關稅被分階段撤銷,對中國出口量較大的高檔汽車雖會受益,但長期來看,韓國汽車行業難免受到沖擊。這是因為韓國汽車制造商已在中國建立大型工廠并構建生產和銷售體系,目前這些廠商對中國出口規模并不大。去年,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車輛共達157萬余輛,而從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僅為4.8萬多輛。
相反韓國自中國進口的汽車量可能會大幅增長。尤其是大眾、奧迪、寶馬、豐田等深受韓國消費者青睞的進口品牌在出口到韓國時被撤銷關稅,韓國或將成為“進口車天堂”。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預測,因為在韓中FTA談判中汽車沒有被列入關稅減免對象,今后韓國汽車制造商將進一步加強中國本土化戰略。
附:
中韓FTA談判于2012年5月啟動,是我國迄今為止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區。兩國在服務、投資、金融、通信等22個領域達成了協議。中國首次將金融、通信、電子商務列入FTA。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2013年雙邊貿易達到2289億美元,相當于韓國1.08萬億貿易總額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