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一系列經濟數據的持續向好讓外界揣測美聯儲會否提前加息之時,北京時間周四凌晨公開的9月會議紀要卻意外釋放出了異常鮮明的“鴿派”信號。在最新紀要中,幾大下行風險被重點提及,包括全球經濟減速、美元走強、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此外,美聯儲官員還就是否調整利率政策的前瞻性指引進行了激烈辯論,但最終決定不作調整以免市場誤解其政策立場。在美聯儲看來,何時加息仍然取決于經濟數據的表現。
對此,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記者希爾森拉特(Jon Hilsenrath)評論道,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擔憂以及美元走強對反通貨膨脹的影響將使美聯儲委員預期的迅速升息步伐暫停。更多分析認為,會議紀要與此前的政策聲明并無二致,美聯儲雖一直在“鴿”、“鷹”之間搖擺不定,但這并不代表政策立場不清晰,其本質上并未放慢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眼下,由于加強市場溝通、管理好市場預期已成為美聯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就業等關鍵指標還未徹底調整到位的情況下,美聯儲不會輕易釋放明確的加息信號。現階段,加息時點待定,一切調整旨在為實現政策“軟著陸”。
10月,美聯儲真正進入到了結束大規模資產購買的最敏感時期。雖然剛出爐的會議紀要只是反映9月例會時的言論,但對于投資者而言,其依然能給市場提供足夠的信息量。記者發現,由于在9月議息前,市場曾熱議美聯儲可能在政策措辭上出現重大調整,其中有關“在退出QE后,基準利率還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當前水平”中“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表述或被刪除。如果沒有刪去,則意味著美聯儲在未來收緊政策方面比較謹慎,若去掉則表明美聯儲很可能提前加息。對利率前瞻指引措辭的調整成為近期的最大看點。
事實證明,無論是政策聲明,還是會議紀要,美聯儲的立場并無明顯差別。在聲明中,美聯儲并未像市場猜測的那樣在其聲明中去除“相當長一段時間”等關鍵表述,還小幅下調了經濟增長預估。相比之下,紀要則更加詳盡地對政策聲明進行了說明。紀要顯示,全球經濟減速成為美國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之一。對于近幾個月美元的持續走強,部分美聯儲官員認為,美元走強會拖累經濟和放緩通脹增速。他們意識到美元走強對出口和增長的風險,尤其是在歐元區、中國和日本經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有官員表示,美國國內通脹率可能會遭受輸入性通縮和美元升值所造成的雙重負面打壓而走低,這會對經濟復蘇形成沖擊。在是否調整關鍵性措辭的問題上,紀要顯示聯儲內部確實存在分歧,并且還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有幾位官員認為保留“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措辭已不合時宜,因為這可能被理解為美聯儲在某個固定時間節點啟動加息,而非根據經濟數據的變化對加息時機進行調整,還可能暗示美聯儲有意推遲加息。但更多官員依然贊成保留原有措辭。在他們看來,美聯儲已經進行了清晰的表述,即會根據經濟數據的表現,特別是根據對于物價和就業兩大目標的完成情況決定何時上調利率。當前,鑒于美國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要高于上行風險,美聯儲應在掌握更多經濟持續復蘇的證據后,再考慮調整措施。此外,多數官員認為現在調整前瞻性指引可能會被市場誤解為政策立場發生根本轉變的信號,進而導致金融環境意外收緊。種種跡象表明,美聯儲并不急于加息。
由于市場此前重燃對過快加息的擔憂,因此,紀要一經發布立即引發市場一片歡騰。由于投資者曾一度臆測美聯儲可能暗示透露加息前景,在紀要發布前,美元指數穩居近四年高位,金價持續低迷。但在紀要發布后,市場格局即刻逆轉。截至記者9日傍晚發稿時,美元指數已從周一的86.75高位急速走低至85附近,擊穿20日均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股止跌回漲,道指收盤創年內最大漲幅,截至收盤,三大股指平均漲幅超過1.83%,由此帶動VIX波動率指數沖至4月11日以來的最高值17.8。商品市場上,倫敦金大漲近18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現貨黃金日漲12.18美元,漲幅1.01%,收報1221.09美元/盎司,且在紀要出爐后一度暴漲近20美元。
對于美聯儲的謹慎做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舉雙手贊成。其在最新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對美聯儲過快結束寬松政策發出警示,認為這將令全球債券投資組合遭遇“3.8萬億美元損失”的風險,這對全球市場構成“重大破壞”。市場人士紛紛預計,在寬松預期下,美元將持續受到打壓,由此帶來商品市場,特別是貴金屬的一輪漲勢。但人們也非常清楚,美聯儲加息趨勢是不可逆的,只是節奏快慢而已。目前,市場關注點已轉移至今年剩下的兩次會議上,分別是在10月28日至29日以及12月16日至17日舉行的會議上。多數觀點認為,美聯儲不太可能在10月會議上出現明顯的態度轉變。相比之下,市場更傾向于認為今年12月的會議上會給出明確的“鷹派”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