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經濟數據如預期一樣全面回落,工業增加值、發電量、進出口數據均較差。預計9月數據也很難出現轉機。在此背景下,國內工業品承壓下跌。對于橡膠市場來說,由于終端需求疲軟,加之舊膠交割壓力以及兩大利空題材的存在,使得滬膠跌跌不休。
終端需求難見起色
近兩個月來,青島保稅區雖然一直處于去庫存狀態,截至9月15日,總庫存由8月底的21.74萬噸下降至19.22萬噸,但市場并沒有因此獲得信心。主要原因還在于終端需求難見起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8月,我國卡車產量為18.28萬輛,環比下降7.60%,同比下降26.03%;銷量為19.77萬輛,環比下降6.87%,同比下降21.08%。8月的卡車市場延續了7月產銷同環比“雙降”的頹勢,且產銷同比下滑幅度均較7月更大,形勢不容樂觀。今年8月重卡同環比皆下滑,有當前車市處于季節性淡季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國經濟環境走弱,工業增速放緩,下游需求不給力。
兩大利空題材壓制
一是泰國拋儲。前期泰國政府拋售10萬噸橡膠,這促使了膠價加速下跌。盡管泰國政府稱余下的10.8萬噸橡膠要推遲到年底出售,但仍會壓制盤面價格。二是美國“雙反”調查。8月2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已達成決定:確定有合理的跡象顯示美國輪胎產業已受到“實質性傷害或威脅”。這一結論可能會導致最終對中國進口的輪胎征收反補貼和/或反傾銷稅。
1411合約面臨交割壓力
1409合約交割時,有12萬噸的期貨庫存,受此壓制,1409合約下挫,但由于1409合約持倉不大,故部分資金移倉到1411合約。國產橡膠的期貨庫存在年底前只有兩個選擇,或者選擇交割,或者面臨強制期轉現,但由于期貨庫存轉為現貨庫存后,橡膠就變成陳膠,而陳膠價值低于新膠,客戶大多會選擇在1411合約上交割,因此1411合約面臨較大的交割壓力。
1501合約交割對應的是新膠,1411合約對應的是陳膠,一般來說,新膠比陳膠高1000元/噸,但陳膠和新膠本身在工業用途上幾乎無差別,因此,就其使用價值而言,新舊膠不應該存在升貼水。截至9月24日,1411合約價格為10770元/噸。所以,受1411合約拖累,1501合約仍將承壓。
總之,從需求端看,下游市場難以給予膠價支撐。而美國的“雙反”調查仍會壓制橡膠價格。此外,距1411合約交割尚有近兩個月的期限,交割壓力仍將壓制橡膠價格。
來源: 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