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歐亞經濟委員會開始了年內第六次針對某些中國商品的反傾銷調查。這一次,瞄準的是汽車輪胎。
據歐亞經濟委員會的初步測算,中國輪胎生產廠家在國內市場的售價反而比俄羅斯市場上的售價高出1/3,從而導致俄羅斯輪胎制造商的虧損。專家認為,針對中國某些商品的反傾銷調查并不會影響日益密切的兩國貿易關系。
數天前,歐亞經濟委員會在俄羅斯雅羅斯拉夫輪胎廠、俄羅斯下卡姆斯克輪胎廠、白俄羅斯輪胎廠等6家俄白哈關稅同盟境內的汽車輪胎生產廠家的申訴下,展開了對中國卡車輪胎的反傾銷調查。
有關數據顯示,俄羅斯雅羅斯拉夫輪胎廠、白俄羅斯輪胎廠等6家俄白哈關稅同盟境內的汽車輪胎生產廠家在2011年至2013年占到了87.5%的市場份額,所以輪胎制造業是俄白哈關稅同盟國的重要經濟領域。
俄羅斯相關部門的此次反傾銷調查,將涉及到卡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自卸車和掛車的輪胎。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卡車輪胎的市場占有率為11%(643萬個)。
根據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數據,2011年到2013年之間,卡車輪胎的進口數量增加了29.8%,而其中從中國進口的卡車輪胎數量增加了36.3%。與此同時,俄白哈關稅同盟境內的汽車輪胎制造商生產的輪胎所占的份額下降到了11.1%。
2013年,從中國進口的卡車輪胎占到了64%的比例,進口價值達到4.95億美元,在俄羅斯市場上占據了23%的份額。據歐亞經濟委員會初步測算,中國輪胎的傾銷幅度達198%。歐亞經濟委員會指出,這樣一來,為了與中國輪胎制造商進行競爭,俄白哈關稅同盟境內的汽車輪胎生產廠家不得不降低價格來應對,從而導致2013年的虧損。按照俄羅斯會計核算標準,俄羅斯一家主流卡車輪胎制造商凈虧損4780萬盧布。而2012年,它獲得的利潤為1.194億盧布。
2014年上半年,俄羅斯雅羅斯拉夫輪胎廠按照俄羅斯會計核算標準凈虧損5.83億盧布。而在此期間,俄羅斯下卡姆斯克輪胎廠按照俄羅斯會計核算標準凈虧損7250萬盧布。而2013年上半年,該廠利潤為12400萬盧布。
俄羅斯相關部門新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剛好發生在由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領導的俄中國政府間委員會的會議之后。俄羅斯政府現在對中國在各種行業的投資開放市場,并建議積極投資于俄羅斯經濟。但是,一方面俄羅斯政府積極邀請中國公司投資于俄羅斯,而另一方面俄羅斯國內廠商不斷抱怨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占據了他們昔日的市場。
現在,除了卡車輪胎,歐洲經濟委員會還在進行針對中國推土機、集合物涂層金屬軋件、石油天然氣管等的五項調查。
俄羅斯專家指出,盡管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在不斷加強,但出現新的反傾銷調查也是可能的。就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非常親密,但貿易爭端很多,這是很正常。雖然俄羅斯和中國都加入了WTO,但這些問題可以在兩個國家的層面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