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揭榜。由上圖可以看出,日本企業以不爭的實施遠遠領先于“路太難廠最多”的中國,占據了接近1/4的市場。而中國更是以接近1/3的數量而名列前茅。總之事情的發展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真的!。另外,榜單顯示,由于原料價格大幅下跌,全球輪胎市場銷售額連續兩年微降;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多家企業創歷史新高但漲幅下降;投資仍然活躍。
普利司通繼續折桂
與去年榜單相比,前四名的銷售額都略有下降,但名次不變,依舊保持“百億美元俱樂部”身份。普利司通以273.9億美元的銷售額連續第六年折桂。得益于薩巴奇輪胎和諾基亞輪胎這兩個參股公司的貢獻,普利司通依舊保持比第二、三位的米其林和固特異高19億美元和98億美元的優勢。第四位的仍是德國大陸,111.5億美元的銷售額進一步縮短了與前三強差距。去年第五位與第六位座次調換,意大利倍耐力公司位居第五,日本住友第六。而前十名中的其他企業位次較去年沒有更迭。韓泰以其10%銷售額增長,成為前十強增幅最大企業,從而坐穩第七位寶座。日本優科豪馬為前十強銷售額降幅最大企業,盡管銷售額下降11.7%,卻依舊坐穩第八位。前十最后兩個席位依舊為中國輪胎企業,正新國際以47.686億美元位居第九,杭州中策位居第十。前20名的企業位次有變,但未增加新成員。新加坡佳通輪胎因為計入印尼佳通收入,銷售額大增39.3%,從15位上升至11位。中國的三角輪胎比去年提升一位,位居第15位。
新入榜企業5家,其中4家為中國公司——山東德瑞寶、山東恒宇、山東泰山、山東八一,另一家為荷蘭Magna輪胎集團。
意大利馬輪固力、中國廣州珠江輪胎、泰國Inoue橡膠、美國Maine工業、巴基斯坦通用輪胎橡膠則跌出榜單。
阿波羅收購固鉑橡膠失敗,宣告去年全球輪胎收購重組成效甚微。幾個小型收購案為:住友收購阿波羅在南非/中東鄧祿普資產,帝坦國際收購卡迪安特Voltyre-Prom 工廠,雙錢控股收購昆輪股份,這些收購可能對下年度排名發生影響。
2014年度
|
2013年度
|
公司
|
總部所在地
|
2013年銷售額(單位:億美元)
|
2012年銷售額(單位:億美元)
|
1
|
1
|
普利司通
|
日本
|
273.9
|
285.75
|
2
|
2
|
米其林
|
法國
|
255.45
|
262.22
|
3
|
3
|
固特異
|
美國
|
175.86
|
189
|
4
|
4
|
大陸
|
德國
|
111.5
|
108.95
|
5
|
6
|
倍耐力
|
意大利
|
80.072
|
76.27
|
6
|
5
|
住友橡膠工業
|
日本
|
69.713
|
77.63
|
7
|
7
|
韓泰
|
韓國
|
68.681
|
62.59
|
8
|
8
|
優科豪馬
|
日本
|
49.156
|
55.7
|
9
|
9
|
正新橡膠
|
中國臺灣
|
47.686
|
46.31
|
10
|
10
|
杭州中策橡膠
|
中國內地
|
45.291
|
45.58
|
11
|
15
|
佳通輪胎
|
新加坡
|
37.557
|
26.96
|
12
|
11
|
固鉑輪胎橡膠
|
美國
|
34.392
|
42.01
|
13
|
12
|
錦湖輪胎
|
韓國
|
34.19
|
36
|
14
|
13
|
東洋輪胎橡膠
|
日本
|
29.7
|
28.67
|
15
|
16
|
三角集團
|
中國內地
|
27.124
|
24.7
|
16
|
14
|
MRF
|
印度
|
26.199
|
27.08
|
17
|
17
|
阿波羅輪胎
|
印度
|
24.057
|
23.46
|
18
|
19
|
山東玲瓏橡膠
|
中國內地
|
18.841
|
18.24
|
19
|
18
|
諾基亞輪胎
|
芬蘭
|
18.179
|
18.65
|
20
|
20
|
雙錢輪胎控股
|
中國內地
|
18
|
18.01
|
20
|
22
|
帝坦國際
|
美國
|
18
|
14.55
|
22
|
23
|
耐克森
|
韓國
|
17.702
|
14.4
|
23
|
29
|
山東恒豐
|
中國內地
|
15.8
|
11.27
|
24
|
21
|
興源輪胎
|
中國內地
|
15.569
|
15.28
|
25
|
25
|
J.K輪胎工業
|
印度
|
15.251
|
13.91
|
26
|
24
|
風神股份
|
中國內地
|
14.084
|
14.31
|
27
|
28
|
山東金宇
|
中國內地
|
11.39
|
11.35
|
28
|
31
|
建大輪胎
|
中國臺灣
|
11.061
|
10.63
|
29
|
33
|
山東盛泰
|
中國內地
|
10.898
|
9.18
|
30
|
32
|
貴州輪胎
|
中國內地
|
10.684
|
10.4
|
31
|
27
|
佳通
|
印尼
|
10.465
|
12.54
|
32
|
45
|
Nizhnekamskshina
|
俄羅斯
|
10.198
|
11.755
|
33
|
35
|
西亞特輪胎
|
印度
|
10.124
|
8.97
|
34
|
30
|
青島賽輪
|
中國內地
|
9.956
|
11.41
|
35
|
NR
|
山東德瑞寶
|
中國內地
|
9.915
|
_
|
36
|
38
|
白俄羅斯輪胎
|
白俄羅斯
|
9.7
|
_
|
37
|
26
|
青島雙星輪胎
|
中國內地
|
8.779
|
12.91
|
38
|
36
|
江蘇通用科技
|
中國內地
|
8.743
|
8.22
|
39
|
37
|
普利司通-薩巴奇輪胎
|
土耳其
|
7.843
|
7.92
|
40
|
39
|
山東萬達
|
中國內地
|
7.811
|
7.26
|
41
|
34
|
卡迪安特
|
俄羅斯
|
6.92
|
9
|
42
|
41
|
Balkrishna工業
|
印度
|
6.508
|
5.93
|
43
|
NR
|
山東恒宇
|
中國內地
|
6.23
|
5.04
|
44
|
46
|
聯合輪胎
|
印度
|
5.75
|
0
|
45
|
43
|
華南輪胎橡膠
|
中國內地
|
5.744
|
5.74
|
46
|
47
|
雙喜輪胎
|
中國內地
|
5.706
|
5.04
|
47
|
40
|
比拉輪胎
|
印度
|
5.684
|
6.49
|
48
|
42
|
Mitas
|
捷克
|
5.63
|
5.79
|
49
|
44
|
南港輪胎橡膠
|
中國臺灣
|
5.25
|
5.42
|
50
|
48
|
特雷勒堡
|
瑞典
|
5.15
|
4.56
|
51
|
49
|
山東三工輪胎
|
中國內地
|
4.606
|
4.51
|
52
|
50
|
FATE
|
阿根廷
|
4.048
|
3.67
|
53
|
53
|
徐州徐工
|
中國內地
|
3.936
|
3.47
|
54
|
58
|
四川海德輪胎
|
中國內地
|
3.665
|
2.99
|
55
|
51
|
CTP運輸產品公司
|
美國
|
3.62
|
3.65
|
56
|
52
|
Petlas輪胎工業
|
土耳其
|
NA
|
3.61
|
57
|
56
|
TVSSrichakra
|
印度
|
3.513
|
3.093
|
58
|
54
|
Multistrada
|
印尼
|
3.24
|
3.21
|
59
|
55
|
Barel輪胎橡膠
|
伊朗
|
NA
|
_
|
60
|
59
|
朝陽浪馬
|
中國內地
|
3.159
|
2.89
|
61
|
63
|
青島森麒麟輪胎
|
中國內地
|
2.866
|
1.9
|
62
|
57
|
聯邦
|
中國臺灣
|
2.692
|
3.09
|
63
|
61
|
華豐橡膠工業
|
中國臺灣
|
2.526
|
2.51
|
64
|
62
|
新疆昆輪
|
中國內地
|
2.443
|
2
|
65
|
NR
|
山東泰山
|
中國內地
|
2.113
|
1.03
|
66
|
NR
|
山東八一
|
中國內地
|
2.009
|
3.219
|
67
|
66
|
北京首創
|
中國內地
|
1.639
|
1.52
|
68
|
67
|
南方橡膠
|
越南
|
1.501
|
1.51
|
69
|
68
|
特種輪胎
|
美國
|
1.5
|
1.45
|
70
|
64
|
Falcon輪胎
|
印度
|
1.47
|
0
|
71
|
70
|
Metro輪胎
|
印度
|
1.4
|
1.15
|
72
|
69
|
Vee橡膠
|
泰國
|
1.295
|
1.38
|
73
|
NR
|
Magna輪胎集團
|
荷蘭
|
1.2
|
_
|
74
|
65
|
好友輪胎
|
中國內地
|
1.197
|
1.71
|
75
|
71
|
天津聯合輪胎
|
中國內地
|
1.124
|
1.1
|
中國企業持續崛起
上榜企業中中國企業成為靚麗風景。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輪胎生產大國及世界輪胎制造中心。榜單中有中國企業34家(含中國臺灣5家),較去年增加3家,占總數的45.3%。前十強中占據2席、前二十強中占據5席、在17家“20億美元俱樂部”中占3家、在33家“10億美元俱樂部”里中國占11家、增長前三位全是中國企業,分別是山東泰山、青島森麒麟輪胎、山東恒豐;在輪胎投資額排名中,中國也是輪胎投資額最大國家。在前75強中有18家外資企業在中國設有獨資/合資企業,中國業務為其輪胎銷售收入增長作出較大貢獻。75強中共有48家在中國生產輪胎,其中前十強全部在中國設有輪胎工廠。
銷售額總體微降
2013年世界輪胎行業銷售額為1870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微降。橡膠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導致輪胎價格走底,是銷售額下降的主要原因。2014年前幾個月,輪胎價格下滑幅度高于橡膠價格降幅,預計2014年輪胎銷售額下降幅度比2013年更大,利潤增幅將下降。
榜單中銷售額正增長企業27家,占總數的30%;增幅在20%以上有10家,中國占6家。下降幅度20%以上的有5家,中國占3家;10強中6家銷售額下降。
世界輪胎“20億美元俱樂部”成員依舊為17家,“10億美元俱樂部”成員由32家上升至33家。其實去年世界輪胎需求并沒減少,世界輪胎總銷售量有小幅增長。
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三家總銷售額較上年度下降3.5%;占世界輪胎總銷售額的37.7%,在上年下降1.3個百分比基礎上再下降1.7個百分比。十強銷售額占比由上年的64%下降至63%。
利潤增幅趨降
2013年世界輪胎75強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大多創歷史新高,但增幅有下降趨勢。瑞典特雷勒堡集團稱,2013年是“迄今為止最賺錢的一年”。營業利潤率增長11.6%,營業利潤率創歷史最高。申報利潤的20家大型輪胎企業無一虧損,平均稅前營業收入率由上年10.7%提升到12.5%。平均凈利潤率為5%,與上年相當。
米其林營業利潤下降20%,為26.22億美元,凈利潤率由11.3%下降5.6%。普利司通營業利潤增長53.9%,達40.88億美元;凈利潤增長17.7%,達20.68億美元。固特異營業利潤大增26.6%,凈利潤率大增196.7%,是凈利潤增幅最大的輪胎企業。而佳通輪胎以89.4%的下降幅度,成為凈利潤降幅最大的企業。諾基亞輪胎以25.3%稅前營業收入率居首,正新輪胎以14.3%凈利潤率列第一位。而上年度兩位數增長的公司有7家,其中包括韓國輪胎、諾基亞輪胎及正新國際等。
從2014年上半年各輪胎公司業績看,2014年利潤有明顯下降趨勢,或將迎來下降拐點。諾基亞輪胎公司因此已下調2014年銷售額和利潤預測值。
投資依舊紅火
近年世界輪胎行業投資一直很旺盛,2013年總投資86億美元,比上年度至少增加6億美元。其中,韓泰、耐克森、阿波羅投資都超過10億美元。韓泰投資13億美元在美國建立輕卡及載重輪胎廠,同時在韓國建立輪胎研究中心。耐克森投資11億美元在斯洛伐克建輪胎廠。阿波羅投資10億美元在中東建新輪胎廠,同時對印尼廠升級。
按投資地區分,亞洲居首位,約為27.7億美元;歐洲第二,約24億美元;北美第三,約20億美元。北美地區輪胎投資在沉寂數年后開始活躍,韓泰、佳通、錦湖及特雷勒堡都計劃在北美建立新的輪胎廠,固特異也計劃在美國建新廠。去年全球輪胎業宣布新上11個輪胎廠,預計2015~2018年將新增4600萬條乘用胎及400萬~500萬條商用胎能力。
去年共有12個新的輪胎項目投產,新增年產5000萬條乘用/輕卡胎及500萬條載重/工程胎能力。共有6個輪胎廠宣布關閉工廠,預計2015年底將因此減少年產1000萬條乘用/輕卡胎及400萬條載重能力。
按2013年度財務預算資本支出排名,米其林及普利司通居前二位,分別是26.3億及26.2億美元。固特異、大陸分別以11.7億、10.6億美元位居第三、第四。按資本支出/銷售收入率排名,耐克森輪胎以17.9%居首,第二、三位分別是佳通輪胎15.2%、正新輪胎10.6%。
輪胎投資占銷售額比例平均為8%,2012年這一比例為7.7%。按研發費用排名,普利司通及米其林居前二位,分別是9.12億及8.53億美元。按研發費用/銷售額排名,米其林、倍耐力以3.2%居首,耐克森、錦湖、優科豪馬以2.8%次之。整個輪胎行業平均研究與研發費用/銷售額為2.4%,比上年度提高0.7個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