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還看政策寬松力度
昨日,國家統計局及匯豐發布8月中國制造業PMI。其中官方制造業PMI為51.1%,比7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后出現回調;匯豐終值為50.2,而此前公布的初值為50.3,也低于7月終值51.7%,創三個月新低。有分析認為,未來外需難有增量,經濟內生下行壓力仍存,定向寬松仍將繼續。
多個分項指標降幅超1個百分點
進入下半年以來,許多宏觀數據均表現不佳,尤其投資、工業生產增速等持續回落凸顯了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此次官方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新訂單、采購量指數下降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有分析指出,這反映了從市場需求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都出現下降,預示未來工業增長率可能繼續小幅下降。
國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鐘正生分析認為,進入二季度以來,雖有微刺激政策的陸續推出,但內需一直未有令人驚喜的表現,這與本輪刺激選擇“定向發力”、平穩發力是密不可分的;而外需一直是引領景氣回升的主要推手,也源于美國經濟平穩復蘇。但官方數據顯示,8月外需意外掉頭向下,可能與前期美國經濟的波折,以及歐洲經濟的萎縮有關。不過,國信證券傾向于認為這是短期的數據波動,應該不會改變外需溫和回升的趨勢。
下半年仍有經濟下行風險
從目前情況看,經濟平穩增長態勢沒有改變,但基礎仍需鞏固。因此,穩增長仍是下半年宏觀政策主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立群表示,8月PMI下降,表明當前經濟運行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主要分項數據的下降反映了從市場需求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都出現下降,預示未來工業增長率可能繼續小幅下降。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新出口訂單和產出有所上調,就業和投入價格均有下調。制造業在8月仍呈擴張態勢,但增速較7月有所放緩。中國經濟在下半年仍面臨下行風險,政策需進一步寬松以穩固經濟復蘇。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二季度經濟企穩依賴于穩增長政策托底,但進入三季度后穩增長政策力度有限,而貨幣政策有所收緊,對經濟打壓明顯,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在。“下一步經濟能否企穩高度依賴于政策,貨幣政策松動及房地產投資能否止跌回升是關鍵。”
市場表現
未受PMI回落影響 兩市昨日現普漲
昨日是A股9月第一個交易日,不過雙雙低于前值的PMI數據并未對市場情緒造成傷害,滬深兩市以普漲格局喜迎“開門紅”。滬綜指和深成指高開后持續震蕩走高,航空板塊發力,傳媒娛樂、通信設備等板塊紛紛上揚。午后開盤,行業板塊如航天航空、儀器儀表、電子元件等漲幅居前。概念板塊方面,全息技術、大數據、蘋果概念、人腦工程和北斗導航漲幅居前。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分析認為,8月PMI數據略不及預期,穩增長還需努力,定向寬松仍然需要加強,這給股市回暖形成良好的貨幣環境。
銀河證券指出,上周大盤、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全面上漲,累計效應及政策預期、寬松的流動性以及對經濟悲觀預期的修正,將推動市場三季度前行,繼續看好三季度市場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