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從1991年起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橡膠產品主要有煙片膠、20號標準膠、5號恒粘標準膠和濃縮膠乳等,92%供出口,中國是其消費大國之一。作為最為重要的天然橡膠產銷國,該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將影響整個國際橡膠市場。
以下為2011年以來歷次泰國干預市場情況及膠市反應:
2014年8月29日,泰國軍政府批準出售21萬噸橡膠庫存,以緩解價格壓力并減少倉儲成本,第一批清理的10萬噸中包括4萬噸標膠和6萬噸煙片,分別計價58銖/公斤及62銖/公斤。這一舉動表明,英拉執政時期啟動的橡膠救市計劃宣告失敗。
該消息公布之后,滬膠重挫逾2%,直逼5年新低。TOCOM基準2月橡膠期貨合約當日也下跌1.3日圓,結算價報每公斤198.3日圓。
2012年8月29日,泰國農業部副部長周二稱,政府已否決另外支出150億泰銖(4.8億美元)來干預橡膠市場的計劃,但將評估情勢,以視是否有必要進一步購買以支撐膠價。
受此影響,TOCOM期膠下跌3.8%至近一周低點,2月期膠下跌6.6日圓,報每公斤219.5日圓(2.80美元).該期膠盤中曾下跌3.8%至217.5日圓,為8月24日以來最低. 滬膠1301盤中最低點為21385元/噸,跌幅逾4%,報收21845元噸,日內錄得3.48%跌幅為近一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2012年1月17日,泰國的國家橡膠委員會(National Rubber Committee)開會,批準買入至多達20萬噸USS3橡膠、將膠價推升至120泰銖的計劃。泰國政府擬出資170億泰銖(約5.3億美元)收儲保價,其中泰國農業部出資20億泰銖(約6300萬美元),另外150億泰銖(約4.72億美元)需提交國會審批。此項方案擬收購不超過20萬噸的膠片,將價格穩定在120泰銖/千克以上,整個計劃將延續至2013年3月。
受此影響, TOCOM主力6月期約上漲3.8%或10.7日圓,報每公斤291日圓(3.79美元),是自12月8日以來的最高位;上海期交所交易主力5月合約一度跳漲至接近漲停,上漲4.3%,報每噸26,680元人民幣(4,200美元),收盤報26,250元,上漲2.6%。
2011年3月17日,泰國副總理Suthep Thaugsuban表示,該國政府已經要求橡膠出口商停止出貨,且國家相關監控機構下周將召開會議,來尋找支撐膠價的進一步方法。
受此影響, 當日TOCOM 8月指標合約結算價上漲27.9日圓,報每公斤396.9日圓(約合4.91美元),盤中膠價一度沖高8%至每公斤399.0日圓,為3月11日以來最高;上海交投最活躍的5月期膠合約上漲90日圓,收于每噸34,335元人民幣。
3月18日,日膠再度上漲3%,8月指標期膠結算價上漲11.7日圓或3%,報每公斤408.6日圓(約合5.05美元),該合約盤中一度高見425.5日圓,為3月10日以來最高;上海交投最活躍的5月期膠合約上漲1,000元人民幣,結算價報每噸35,3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