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規(guī)格,是輪胎幾何參數(shù)與物理性能的標志數(shù)據(jù)。形象的說,就是車子所穿的四只鞋子的大小,鞋底的設計如何,是適合慢跑還是快跑。不同規(guī)格的輪胎對于整車的性能表現(xiàn)以及舒適性都會產(chǎn)生影響,下面我們一起看下。
輪胎規(guī)格表示含義
國際標準的輪胎規(guī)格,一般由六部分組成,“輪胎寬度(mm)+輪胎斷面的扁平比(%)+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shù)+許用車速代號”。輪胎寬度、輪輞直徑及扁平比如上圖所示,其中扁平比為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
輪胎寬度,是影響整車油耗表現(xiàn)的一個因素。(注意,前天我們推送的終極省油技巧里面有提到哦)輪胎的越寬,與地的接觸面積越大,相應的就增加了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車輛的動能轉化為摩擦熱能而損失的能量會增加,如若行駛相同距離時寬胎就更容易耗油。不過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雖然油耗增加,但寬胎的抓地力要更強,進而也將獲得更好的車身穩(wěn)定性。
國際標準的輪胎規(guī)格,一般由六部分組成,“輪胎寬度(mm)+輪胎斷面的扁平比(%)+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shù)+許用車速代號”。輪胎寬度、輪輞直徑及扁平比如上圖所示,其中扁平比為胎厚與胎寬的百分比。
扁平比,是影響車輛對路面的反應靈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車輛,胎壁越薄,且輪胎承受的壓力亦越大,其對路面的反應非常靈敏,從而能夠迅速把路面的信號傳遞給駕駛者,更便于操控,多見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見長的車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雖然擁有充裕的緩沖厚度,但對路面的感覺較差,特別是轉彎時會相對更為拖沓,多見于一些以舒適性見長的車型。還有就是越野車的扁平比一般較高,主要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惡劣的路況。
輪胎類型代號,常見的表示有“X”高壓胎,“R”、“Z”子午胎,“一”低壓胎。市場上的轎車一般采用子午線輪胎,且目前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子午線輪胎無內(nèi)胎,俗稱“原子胎”。這種輪胎在高速行駛中不易聚熱,當輪胎受到釘子或尖銳物穿破后,漏氣緩慢,可繼續(xù)行駛一段距離。另外,原子胎還有簡化生產(chǎn)工藝,減輕重量,節(jié)約原料等好處。
負荷指數(shù)是把一條輪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以代號的形式表示,來表征輪胎承受負荷的能力,數(shù)值越大,輪胎所能承受的負荷也越大。負荷指數(shù)及對應承載質量列表如下。
許用車速表示對車輛速度的極限限制,超過可能引起爆胎,速度級別越高,輪胎設計及對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許用車速等級列表如下所示:
輪胎規(guī)格表示實例
上圖中的輪胎規(guī)格為195/65R15 91V,其中195表示輪胎的寬度為195mm;65表示輪胎的斷面高度與寬度的百分比為65%,即輪胎的扁平比;“R”代表單詞RADIAL,表示是子午輪胎;15表示輪輞的直徑為15英寸;91表示負荷指數(shù);V則表示輪胎的許用車速等級。